<A8 四川

这些特色旅游景点非去不可

华西都市报2021-06-25 16:45:22.0四川

诺水河龙湖洞内的钟乳石美景。

通江银耳。曾业摄

银耳培育车间一角。曾业摄

通江银耳博物馆。雷远东摄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的“川陕忠魂”纪念碑。曾业摄

  6月24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策划发起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百城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巴中市通江县,记者实地探访通江的文化地标、知名景点,感受“度假胜地·红色通江“独特魅力,体验当地特色美景美食和文化积淀的别样风采。
  通江,素有“一府三乡”的美誉,即川陕苏区首府、中国溶洞之乡、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百城行”在通江活动期间,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为全国各地的游客筛选出三个“非去不可”的特色旅游景点,纳入重点推荐名录。

世界银耳看通江
这个博物馆
有你想要知道的一切

  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 33′,东经106°59′-107° 46′之间,是一方山川秀美的生态宝地。这里四季分明,有霜期短、湿度大、云雾多、温差适宜等特点,为银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世界银耳看四川,四川银耳看通江。通江的银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江县是银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以其独特的质厚、肉嫩、易炖化和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曾是清代皇宫贵族的专属贡品。
  通江银耳博物馆,于2004年7月在通江银耳发祥地——陈河乡“九湾十八包”雾露溪畔建立。2013年,通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迁馆至高明新区周子坪,新馆于2014年10月17日建成并开馆运行。该博物馆占地约40050 平方米,建筑面积5990平方米,陈列布展3700平方米,生态景观28430平方米。该博物馆采用我国现代建筑的主流风格,优雅柔美,时尚精致。在布展上,通过图文艺术展示、文物氛围化陈列、多媒体互动、艺术场景再现等形式,全面拉开通江银耳文化的历史画卷——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关于银耳的所有知识,探究优秀的银耳文化,洞见中国银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通江银耳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银耳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性博物馆,是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第四批“四川省科普基地”,自开馆以来就成为成千上万游客“打卡”通江的首选地。

红军入川写历史
“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
等你打卡

  漫步通江红色沃土,徜徉山水之间,处处有美景,无处不留客。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宣传川陕革命苏区革命文物和历史的专题馆,该馆坐落于巴中市巴州区南龛山半坡上。2016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今年4月9日,四川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通江县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度假胜地·红色通江”正式成为该县文旅主题宣传语,同时推介了“红色记忆”红军文化体验游精品旅游线路,这条线路上的必经“打卡地”,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红军石刻标语群等众多景点。
  “和往年相比,不管是日均还是高峰期,游客数量都呈现翻倍增长,并且团体游客明显增多。”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薛元勋介绍,为应对游客数量的增加,景区从开年就着手准备,甚至特地抽调培训了8名讲解员。
  这般游人如织的场景,通江县城内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亦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纪念馆紧扣学党史铸信仰主题,与县内各学校联合推出“思政课”,通过唱红歌、诗歌朗诵、讲红色故事等活动,用红色基因熔铸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让红色记忆激发使命担当。
  通江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遍布红军战斗的足迹。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后,在老县城北面设立总指挥部、总政治部。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会议在毛浴镇召开,会议创造性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十六字训词。全县境内,仍保存着“赤化全川”“平分土地”等168处418幅红军石刻标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随着红色旅游升温,有着“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之称的通江已成为游客“必打卡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文化资源10793处、旅游资源点位231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研学旅游基地6个,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石刻标语群、千佛崖石窟等5处文物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绿水青山最宜人
光雾山-诺水河沿线
成度假胜地

  除红色景区外,生态休闲、生态康养游也是近年来通江县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
  日前,网友“海迪”专程带着父母打卡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诺水河景区,感受地下溶洞幽谷奇石的魅力。诺水河景区由“诺水洞天”“临江丽峡”“空山天盆”“唱歌石林”四大独立景区组成,呈弧形分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和谐统一为主要特色,与通江红军城构成一条环形旅游线。景区可观景点达300余处,有溶洞128个,各类瀑布、暗流、喷泉、水帘100余处,奇峰峭壁、丽峡幽谷、险道雄关约75处。
  “五一”小长假,该县北部高寒山区的空山天盆风景区也迎来了游客小高峰。“全镇5天共接待游客近1.8万人次,客栈、民宿的房间一度供不应求。”空山镇党委副书记蒲德昕介绍,空山终年云蒸霞蔚,景色变幻无穷,拥有奇特的溶岩地貌、神秘的原始森林与空山战役遗迹,是远近闻名的避暑康养胜地。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省级森林小镇2个、省级森林人家7家、市级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4个、市级森林人家1家、县级森林人家23家。
  一年前,通江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了“铁罐兄弟”“神农食”“巴山兄妹”“五个大爷”等本地网红。通过拍摄家乡美食美景的短视频,网红经济带火了这座大山里的小县城,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通过主播带货,村民的茶叶、大米、土鸡、腊肉香肠等土特产不愁销,收入也增加不少。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建成“兴隆—烟溪”茶旅环线、“元顶—鹦哥嘴”乡村旅游环线,形成3条乡村旅游带,建成2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356家乡村酒店和农家乐,通过旅游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并获得四川省旅游强县和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