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要闻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华西都市报2021-07-01 22:03:18.0要闻
  

(上接03版)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把支部建在连上,从工农武装割据到农村包围城市……“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族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指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支持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到兴办经济特区;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带领一个差点“被开除球籍”的国家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奇迹”。
  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
  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中国GDP增速不断减缓。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雾霾频现,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三期叠加”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点亮思想的火种。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提出“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以新常态重塑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到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动力、结构、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理念一变天地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约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约60%,全球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上升至14位……中国经济向着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有后劲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漓江,从杨堤码头登船,顺江而下。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展现出漓江治理重生之后的景象。
  曾几何时,污水排入、非法采砂、网箱养鱼等,让漓江“失绿”,甲天下的山水遭受破坏。如今,通过全面“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漓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
  “你们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当地负责同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破解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看似两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一锤定音明确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扭住不放严惩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木里矿区非法采煤等事件;从雷厉风行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史上最严中央环保督察,到深谋远虑设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思想的火炬,照耀新的时代——
  以“中国梦”“四个自信”凝聚团结奋斗伟力,以“五位一体”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以“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战略布局,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长治久安制度根基,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变局之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立时代之潮头、应时代之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指引中华民族大踏步迈向伟大复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时又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为开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而产生。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新之路。”党史专家李忠杰说。

人民江山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凝聚起共创伟业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陕北采访4个月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回答:中国共产党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8年实现9899万人口脱贫,每分钟脱贫20多人。惊奇之余,国际社会又发出同样的疑问。
  2021年春,美国人聂子瑞沿着斯诺足迹重访陕北。南泥湾村,76岁老党员侯秀珍的两把镢头令他难忘——
  一把是侯秀珍公公刘宝斋的。80年前,八路军359旅在南泥湾垦荒,副连长刘宝斋和战友用树枝搭草棚,一手镢头一手枪,在荆棘遍野中开垦出“陕北江南”;
  一把是侯秀珍自己的。20多年前,这位没上过几天学的村干部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扛着一把镢头,把不毛荒山变成葱绿山岭,如今全村脱贫奔小康。
  两把老镢头,一颗为民心。
  “我和当年斯诺看到的一样:共产党人总是为人民着想,总能激起人民的巨大能量。”聂子瑞说。
  人民的力量有多大?
  江西赣南,于都河畔静悄悄。
  1934年10月17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渡河长征。
  30万于都人共同守着这重大秘密:是夜,百姓扛着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划着渔船为红军架桥;清早拆桥隐匿,一切恢复原样。反复4天,直至全部红军渡河,敌人竟然始终毫无察觉。
  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新中国成立时,活着回来的只有277人。
  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百年来路,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已将沿江船只抢砸烧毁的国民党军队万万没想到,2万多名船工拖出藏在芦苇中、沉入江底的渔船,冒死运送解放军过江。
  枪林弹雨中,一个瘦小身影奋力划桨,子弹打中手臂血流如注,她咬紧牙关划啊划啊……她叫马毛姐,年仅14岁,是年龄最小的船工。
  马毛姐是童养媳,共产党救了她。如今86岁高龄的她回忆当初,话语朴实:“把解放军送过江,让穷人都过上好日子!”
  当年,蒋介石在南京宣称,谁控制了北平、上海、广州等城市,谁就控制了中国;毛泽东在井冈山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
  珠江两岸,繁华似锦。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掩映在高楼之下。
  1926年,毛泽东曾在讲习所任所长,培养了300多名学员,他们奔赴各地领导农民运动。
  仿佛是巧合——
  讲习所内展示的红色锦旗依旧赫然:“农为党本”。按当时体例从右向左书写的四个大字,今天从左向右读来就是“本党为农”。
  也是一种昭示——
  讲习所对岸的广东机器工会礼堂里,192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于是,珠江两岸,一手为农,一手为工,那些曾被称为“草民”的人,集结在共产党旗帜下,干出了改天换地的大事。
  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总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共产党人用生命捍卫人民——
  1934年10月,贵州石阡困牛山上,敌军把百姓抓来当“肉盾”,无路可退的红军喊出: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当俘虏。不到20岁的陈世荣吹响冲锋号,与上百名战友砸烂枪支,纵身跳崖……
  共产党人用铁的纪律赢得人民——
  1948年秋,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来到锦州。梯子沟村老书记何清泉回忆:“当时家里房前屋后都种着苹果,解放军不摘树上的苹果,掉在地上的也不拿一个。”
  共产党人把权力交给人民——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宪法,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几千年王朝的“家天下”,变成了亿万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国家”。
  为2亿多农民工代言!2008年,胡小燕等3人成为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如今45名农民工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越来越多基层代表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让民意直通中南海!2020年8月,内蒙古达拉特旗,当蒲圪卜村干部李电波以网名“云帆”留下发展“互助性养老”的建议,他未曾想到会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并化为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
  共产党人用真情护佑人民——
  那是人民至上的众志成城。面对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4.26万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牺牲医务人员中党员超七成。
  那是生命至上的全力以赴。从出生30个小时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放弃。
  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前途命运。
  从“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标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

精神丰碑

  

——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在信仰旗帜下,挺起如钢似铁的精神脊梁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延安时期,一批又一批外国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中国的西北角,经过对“红色圣地”的探访,如此形容自己看到的这群人——
  “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队伍。他们的存在,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
  危亡中启航、绝境中淬炼、困苦中奋斗、无声中奉献……循着百年来共产党人的足迹,挺立着一个个如高山般傲然的身影。
  这是一群心怀信仰的人——
  80年前,湖北恩施。临刑的100余级石板路上,敌人放言“回一回头就不杀”。26岁的共产党员何功伟拖着沉重的脚镣,一级级走过,始终没有回头。
  “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他谱写的《狱中歌声》,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共同的心声。
  人生大事,莫重于生死。百年来,却总有一群人如此从容面对死亡。
  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吗?
  他们是信仰淬炼而成!
  红色小城泸定。大渡河奔涌向前,泸定桥上铁索寒光依旧。
  1935年5月29日,崎岖山路间“狂飙”的红军战士及时赶到泸定桥。血色漫天,挡不住勇士们过桥的决心。东桥头被敌人点燃,火海中,有人掉入江中,留下的继续冲锋……
  许多年后,夺桥勇士之一刘金山摸着胳膊上的大片伤疤给儿子回忆当年的激战:“尽快过去,消灭敌人,这是任务!”
  目标之纯粹,信念之坚定,皆因桥的彼岸通向理想中“穷人的天下”。
  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里,心怀伟大信仰的共产党人,绽放出最璀璨的星光。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