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要闻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华西都市报2021-07-01 22:03:21.0要闻
  

(上接05版)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之一,这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将肯尼亚蒙巴萨港同首都内罗毕连接起来,构成了东非铁路大动脉的起始段。铁路沿线设置多处桥梁式野生动物通道,五六米高的长颈鹿不低头就能顺利通过。
  两条铁路,穿越时空;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一以贯之。
  今日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越发展,越能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越能造福全人类。
  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疫情背景下,一个个国家级展会相继举行,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彰显开放自信与大国担当。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5年10月12日,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
  “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不当旁观者、跟随者,要做参与者、引领者。
  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到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跃居第三位,到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已从全球金融体系的普通参与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变革的“发动机”;
  从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坚定致力全球环境治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在国内,写入党章、宪法;国际上,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的坚实行动,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西班牙历史学家普列托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推动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抛弃敌对好斗的思维以及使人类一再陷入对抗与战争的过时模式。
  百年沧桑,百年见证。以历史的长镜头来观察,更能深切体会这100年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跋涉与执着。随着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必将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千秋伟业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必将书写出新的传奇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深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 (下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