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拍摄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内的一大代表群体铜像。新华社发
38年后,王会悟已经想不起会议日期等细节,但对南湖上画舫、船只数目,其他画舫主人,当时在做什么,依然历历在目。她还记得“这天是阴天,不大有太阳”,但对于中国,这天却是光明的启航。
1921年8月初的一个清晨,天初亮,王会悟就匆匆赶往上海北站。她要赶7点35分去浙江嘉兴的早班快车。去嘉兴继续开会的主意是她出的,这一番旅程,她得负起责任,为身后十几个同志和外国客人安排好一切。
随后,中共“一大”的代表们也赶赴嘉兴,只见“鹤鸣夫人在站等候,率我们上船”。鹤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王会悟是他的新婚妻子。
当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顺利闭幕。23岁的王会悟是这一众人当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的非与会代表。她扮作南湖上的船娘,守在前舱,为代表们放哨。
1920年春夏之际,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以下简称上海小组)。到1921年5月,全国已有7个共产主义小组。不过,全国党员总人数加起来都还不到60人。
1921年6月中旬,上海小组秘密发信到各地,预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一大”)。
7月下旬,各地代表共13名,分批抵达上海。这是一群极年轻的知识分子,除了董必武(1886年生)与何叔衡(1876年生),其他人都是“90后”与“00后”。上海小组人手有限,在李达张罗会务的同时,部分后勤工作就由他的新婚妻子王会悟承担下来。
据王会悟回忆,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和外地代表的住宿,都由她具体安排。大会于7月23日开幕,原定议程为7天。7月30日晚,中共“一大”代表和两位外国代表正准备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遭到巡捕房的搜查。会议议程被迫中断。
据王会悟回忆,会议至少中断了两天,代表们商议更换地点,再用一天的时间,将会议结束。由于在上海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既然对外称是暑期旅行团,代表们商议就继续以“游览的姿态”来作掩护。
王会悟提出不如去离乌镇不远的嘉兴南湖,“游人少,好隐蔽。”那一天,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几名代表先到,余下的代表们约莫在上午11点左右陆续抵达。
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就这样,梦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