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已42岁的左太北收到母亲给她寄来的左权生前留下的家书。其中,有11封是左权将军当年送走刘志兰母女后的21个月里写下的。
每一封信里,左权都大段大段地提到爱女。在最后一封家书里,左权写道:“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1942年5月22日,左权将军壮烈牺牲前三天,他给妻子刘志兰写了最后一封信。当天,麻田八路军总部紧急召开战情会议,会议开到深夜。会后他没有休息,坐在油灯下给妻子写信。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赴苏联学习。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在烽火岁月中,左权将军曾给母亲、妻女写去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记录的是他对家人、国家浓厚的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1937年9月15日,左权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40年5月,日军分三路围攻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左权指挥部队警卫团打麻雀战,粉碎了日军的围攻。8月至12月,左权参与领导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为保卫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他亲自选择地形,指导修筑工事,并指挥总部警卫团不足千人的兵力,与日军5000余人激战八昼夜,毙敌1200余人。
由于战事紧张,左权与妻子刘志兰一直聚少离多,他曾在一封信里写道:“四天三夜的生死战斗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们写信,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此生别无遗憾,惟一遗憾的是我们的女儿北北。”
刘志兰也曾设想过,丈夫有一天或许会重伤归来,但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她都将尽全力看护他,以丈夫的残缺为光荣。
1942年5月,他们分开已近两年,左权在最后一封信中写道:“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1942年5月24日,八路军总部机关开始转移,左权亲自率129师及警卫连部署突围计划。在突围中,左权掩护部队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左权将军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周恩来在《左权同志精神不死!》中,称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写诗悼念他:“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1942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牺牲时,女儿左太北还不到两岁。1982年,已42岁的左太北收到母亲给她寄来的左权生前留下的家书。其中,有11封是左权将军当年送走刘志兰母女后的21个月里写下的。
每一封信里,左权都大段大段地提到爱女。在最后一封家书里,左权写道:“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