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 特刊

船家小女送大军渡江 照片被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华西都市报2021-07-01 22:03:43.0特刊

  渡江战役中,有一幕场景至今令人感动:那是1949年4月22日,炮声隆隆的江苏省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另一位姑娘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
  当时,新华社记者邹健东被眼前这个背影吸引住,拍下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并刊发于《新华日报》上。
  照片上的大辫子姑娘名叫颜红英,那一年,她19岁。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当年摇橹过江后,颜红英回归一个普通渔家女的平凡生活。时光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照片拍摄人邹健东始终忘不了渡江战役中划船的长辫子小姑娘纤弱而坚强的身影。他多次托人在报刊上刊登照片和文章寻找,但始终没有一点回音。
  1984年,邹健东委托《南京日报》的同志寻访,并在媒体上刊登照片和《摇船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进行寻找。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渡江战役时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看到照片后,深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
  1999年4月,江苏卫视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放了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片中对当年划船小姑娘的深情呼唤,引起了常熟(苏州代管县级市)唐市镇中年妇女董小妹的关注,她流着眼泪说:“这是我的妈妈!”在病床上的邹健东老人得知找到了自己50年前拍摄的《我送亲人过大江》中的长辫子小姑娘后,高兴不已,盛情邀请他挂念半世纪之久的“小姑娘”到北京天安门参观。
  来到北京后,颜红英到北京292医院同邹健东会面,两位老人紧握双手,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邹健东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百万大军过不了长江,人民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
  邹健东还送给了颜红英姐妹两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这个时候,一个小秘密才被解开。仔细看过照片后,颜红英对邹健东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张照片。”“那还是田里蚕豆花开的时候……炮弹很多,不断在江上炸开。”50年后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颜红英对于这段经历的回忆却异常清晰,讲起来滔滔不绝。她说,自己从没料到会成为一幅珍贵历史照片里的主角。
  1999年7月,正在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八一”晚会的总导演王炳森,在央视看到“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后,立即决定将这感人的故事加进晚会节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政委马树学少将当场宣布,这幅照片由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