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渠县新城。李成渠摄
渠县招商推介会现场。
渠县工业园区。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渠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峰会签约仪式。 曾业摄
6月20日,“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央企国企助力渠县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渠县共推介9大类29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088亿元。40余家央企国企代表和专家、教授共商合作新未来、共谋渠县新发展、共话渠县美好未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县委书记王飞虎出席推介会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飞主持推介会并亮出了投资渠县的四大理由:战略机遇叠加、交通优势独特、发展前景可期、投资机会众多。
央企、国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也是助推地方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大型央企、国企资产规模实力稳步提升、资本布局结构不断完善,日益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期以来,渠县的发展得益于央企、国企的鼎力支持,加强与央企、国企的对接合作是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重点。
王飞虎在致辞中说,长期以来,渠县坚持把加强与央企国企合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交通优势、营商环境等优势,吸引了中电建、中粮储、四川蜀道等央企国企登陆渠县,天津泰达置业、中集物流、中盐等10多家央企国企正与渠县洽谈战略合作,形成了企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渠县主动对标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标准,持续推动“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最多找一人”深度融合,严格执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创新“实行模拟审批,项目签约即落地”,全生命周期做好项目服务,以良好营商环境保障企地合作项目化、常态化、友谊化,深受投资者好评。
与此同时,渠县还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供给,政府带头讲诚信,全面兑现优惠政策,增加企业和企业家的获得感;持续维护好企业合法权益,喊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全生命周期做好服务,营造市场有序、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亲清”政商关系。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渠县投资兴业。“渠县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和诚意都是最大的。”广东渠县商会执行会长杨宁告诉记者,他们注意到,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多家各类企业到渠县签约投资,其中不乏全国500强企业。
招商推介会上,王飞虎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到渠县搭建平台、交流洽谈,加快形成更多共识、达成更多意向、落地更多项目,加快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转化为渠县发展的“实物量”和央企国企发展的“战略支点”。为此,王飞虎亮出了投资渠县的四大理由。
渠县战略机遇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特别是作为战略大后方,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央继“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后的第四轮战略布局。渠县地处“双城圈、示范区”两大战略连接点,重大战略机遇前所未有。
渠县交通优势独特——境内南大梁、营达、镇巴高速互连互通,襄渝、达成、达巴铁路纵横交汇,西渝高铁、成南达万高铁过境设站,轨道上的“双城记”构建“1小时通勤圈”,渠江航道升级后,千吨级货轮可直达重庆,与万州万吨级深水港可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加快切入西部陆海大通道,全面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成为东出万州通上海、南下重庆进大湾,西至成都出中欧,北上西安望秦川的次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渠县发展前景可期——渠县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时代内涵,按照“对标百强、西部一流、类区引领、创富先锋”的思路,确立了“一区三地一城”发展新定位,坚持以“项目+产业”“功能+能级”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用好创新、改革、开放“新三驾马车”,聚力“发展千亿级纺织首位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盐化工新材料两大潜力产业,黄花、优质水果两大特色农业产业,现代物流、文旅两大服务业重点产业”,力争到2025年GDP突破800亿元,冲刺全国县域百强县。
渠县投资机会众多——对标央企国企“十四五”产业布局,结合渠县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希望与各位企业家分享产城融合领域、城乡融合领域、乡村振兴领域、产业园区领域的投资机会。“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央企国企助力渠县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上,渠县共为央企国企重点推介9大类29个项目,总投资约1088亿元,涉及轻纺织服饰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建筑建材家居产业、竹林浆纸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文旅康养产业、教育培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