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
眉山市彭山区。
眉山市东坡岛。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眉山有94平方公里被纳入天府新区核心区。
眉州大道花海。
眉山市丹棱县。
眉山市洪雅县。
眉山市青神县城。
眉山市仁寿县。
公元1058年,21岁的苏东坡从眉山出发,最终走向世界,成为人尽皆知的“千年英雄”。
2000年,眉山撤地设市。21岁的眉山厚积薄发:天府新区金字招牌、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全省除成都外世界500强最青睐城市……
历史总有规律可循。21岁眉山再发出,就像从前那个少年。
看过往,眉山有三大名片。这里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宋代这里曾是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眉山苏洵、苏轼、苏辙独占三席。两宋年间,眉山共有进士886人,史称“八百进士”。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50%,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达9.5%,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拥有“世界最美桌山”瓦屋山、“长寿福地”彭祖山、“川西第一海”黑龙滩等旅游景点,2016年,眉山被亚太旅游协会评为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
两区四县,辖7186平方公里。眉山是国家级天府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紧邻成都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全域均在成都大都市区50至80公里“黄金半径”范围内。
当下,这里是圈中圈、核中核!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锚定了中国“第四极”的位置。成德眉资同城化一干当先,眉山是先手棋、可为之棋。融入成都、拥抱成渝,青春眉山以国省战略指向标定城市发展方向,瞄准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任何一个城市群、都市圈的崛起,都需要若干副中心作为功能支撑。眉山毗邻成都经济最发达、产业最集中的核心区域,共享天府新区,成眉两市之间无山川阻隔,城市架构也正在加速融合,完全符合建设副中心的基础条件。
国省战略汇聚叠加,眉山已跻身全国全省重点发展地区;成都城市中轴线之南,是成都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战略支撑,眉山顺势拥抱;成渝一家亲,眉东新城趁势孕育,科创引擎发动,引领成渝主轴桥头堡。
从“邻居关系”升级为“队友关系”,从“异地关系”升格为“同城关系”,“成都区位+眉山优势”的名片越擦越亮。更重要的是,眉山市域开发强度9.47%,远低于成都平均值,空间潜力大有可为。
成眉同城态势良好。据统计,人流量上,成眉通勤人数最多,日均流动人口12.3万人,周末达19.7万人,超过成都周边其他城市;物流方面,成眉邮政总量最大,去年全市快递收寄8016万件、业务总量近20亿元,均列全省第二。资金流上,成眉经济联系最紧密,成眉资本互投强度为5.36%,眉山成为最受成都资本青睐之地。
借力同城、借势双圈,眉山与重庆兄弟区县在交通对接、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签订系列合作协议24份。世界泡菜酱腌菜产业高地、巴蜀文旅公共服务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庆大学设计总院眉山分公司、重庆大学(眉山)技术转移中心等11个具体合作事项加快推进,眉山正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眉山放大区位优势,实施全球招商,三年多来,引进优质项目580多个、合同金额达1.2万亿元,现有百亿元及以上项目30个、合同金额8700多亿元。不远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定会崛起在成都之南、岷江之滨。
再出发,眉山瞄定“136”发展战略,踏歌而行,拥抱天下。
锚定一个目标: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实施三项发展战略:“开放引领、融入成都、五区协同”;
做好六大发展支撑:“一极一地一枢一市一城一园”,即建设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极、科创新高地、交通次枢纽、开放示范市、品质宜居城、幸福新家园。
历史不断证明,开放引领是眉山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春眉山“苦干兴眉”,接续奋斗。
眉山,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和世界接近。
投资443亿元的信利高端显示项目来了,这个眉山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去年产值突破60亿元,不止为眉山“3+3”工业体系提供强力支撑,更是串联成都、绵阳,形成成绵眉电子显示“金三角”产业版图。
投资368亿元的维亚康姆国际文创项目来了,该项目围绕维亚康姆集团尼克动漫、MTV,结合历史文化创新项目IP,剑指建设“国际化文创旅游城市”,成为眉山文旅发展“新八景”中极具分量的第八景。
投资95亿元的四川天府小猪佩奇小镇项目来了,这是继乐高乐园落户眉山之后,又一世界级IP选择眉山。
……
眉山,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与人心接近。坚持生态为底,眉山随坡就势不挖山,顺其自然不填塘,50%的森林覆盖率,千湖百园点缀其间铺就最美底色;坚持文化为魂,眉山弘扬东坡文化,浸润两宋荣光,千米长的“东坡水街”成为盛世华景;坚持以人为本,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等优质民生资源相继落户,书写生活的“幸福三重奏”……
这一幕,像极了900多年前的两宋荣光、诗书眉州。
这一刻,是跨越千年的同心同向——
21岁的苏轼,从眉山出发,波澜壮阔,璀璨星河。
21岁的眉山,从成渝出发,立足脚下,放眼天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
眉山市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