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城东新区。
晏家坝春天。魏前程摄
成渝高铁。蓝际宪摄
圣高广场夜景。江恒忠摄
1996年,洪水中的字库塔。(上) 2021年,滨江公园字库塔。(下)
一百年有多长?长寿雁江百岁老人会告诉你;一百年有多短?蜀人原乡资阳老祖母会告诉你。时光穿梭日月轮转,沧海桑田春华秋实,流水有声,岁月留痕,蜀源四万年,流淌出一部人类长河的史诗。
1921年4月,资阳县城第一家田万和衡器制造商行开业,用烘炉、铁卡、钉星等工具,制造刀钮和绳钮秤、尺,写入《资阳县志》大事记。一百年前的资阳县军阀混战,民生凋敝。
也是这一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写入了《党史》《国志》,改变着世界格局和亿万中华儿女的命运,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此后的历史时光中,共产党成为华夏民族的灯塔,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破旧山河中,唤醒千千万万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于腥风血雨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通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革命洪流中,雁江儿女从未缺席。余国桢、曹荻秋、邵子南、欧阳克明等一大批优秀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成为革命先驱。余国祯曾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组织领导过自贡工人大罢工和荣县农民运动,1933年被国民党杀害。曹荻秋曾组织领导过广汉起义,历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文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市长。欧阳克明一生追随共产党,从井冈山到万县,发动组织千余名进步人士参加革命,建立党的组织。邵子南以笔作武器,写出了《地雷阵》《白毛女》等名篇,被称为“革命作家、天才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饶国华英勇抗日,壮烈殉国。
新中国成立后,雁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代又一代雁江人用辛勤的汗水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从成渝铁路到成渝高速,从遂资眉高速到成渝高铁,曾经的成渝古道东大路上的节点城镇,全面融入成都“半小时”、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百威啤酒、加多宝、安井食品等知名品牌成为雁江制造。新世纪雁江区高举旗帜,勇挑重担,用10年时间打造出30余平方公里的宜居宜业宜商的城东新区,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前,雁江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发展机遇,深度推进成资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赢得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先机。沱江之滨,一座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生态健康新城正加速崛起。
梁才 孟基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