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宽窄巷

打捞民间智慧 彰显市井幽默 歇后语漫画《皮笑肉也笑》出版

华西都市报2021-07-16 02:09:59.0宽窄巷

书内歇后语漫画。

《皮笑肉也笑》

书内歇后语漫画。

  近年,随着互联网通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多元化,各种网络语言、恶搞、谐音梗在人们互相调侃时应运而生,而人们却似乎遗忘了歇后语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背手看鸡窝——不简单(捡蛋)”,“板凳上睡觉——翻不了身”,“当了衣裳买粉搽——穷讲究”,“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作为普通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曾经出现在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然而,随着老一辈人渐渐老去、远行,歇后语正在不知不觉间淡出我们的语言环境。

汇集268句歇后语出水墨漫画集

  有一位叫陈典的成都80后女生,毕业于川美附中、四川美院、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学院,在寻找绘画方向的时候,却将目光凝视在歇后语上。陈典幼年与外婆生活多年,常听外婆“摆龙门阵”时冒出一两句像灯谜一样的有趣说法,那就是歇后语。常常是外婆话音刚落,大家就笑作一团。
  在陈典看来,歇后语“浓缩了市井幽默,没有华丽的词藻,看似稀松平常,却饶有风趣,有话糙理不糙的治愈力。”陈典认为,歇后语是只有懂中国文化的人才能读懂的文字游戏。听着歇后语长大的她不甘心歇后语被时代遗忘,童年的美好回忆,加上成年后对歇后语的深刻认知,触动陈典决心画一套歇后语图集。
  有此打算后,只要有时间,陈典就会走进街头巷尾,在市井之间到处搜罗,“市面上能见到的歇后语词典我都买了,又到旧书市场淘了一些早就断版的歇后语词典。”在收集歇后语的过程中,陈典特别采访了她的外婆和姨婆,“我姨婆比外婆还厉害,出口成章,有一肚子的歇后语。”
  知道陈典收集歇后语,两位老人一想到什么马上就给她发语音。老人都是说的四川话,很多语言带有地方特色。陈典于是把这些简洁凝练、一针见血的歇后语,设计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水墨小画上。最终,她完成了这部从上万句歇后语中选择出268句巧言妙语汇集而成的诙谐水墨漫画集《皮笑肉也笑》,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俏皮幽默的漫画笔法获名家称赞

  为了跟这本书的气质相符合,陈典还特别为自己署名“典婆婆”。她仿佛化身一个“太婆”的形象,寻觅满肚子的故事,坐在小板凳上闲侃那林林总总的趣事,带读者重拾民间百家味。在《皮笑肉也笑》中,陈典以传统的水墨、俏皮幽默的漫画笔法,将歇后语别开生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画家庞茂琨称赞陈典“水墨有一点调皮,几笔之余表达到位,令人开怀。她在川美附中和四川美术学院浸润的七年光景,黄桷坪的坡坎,街头的棒棒,巷子里的小面,大咧咧的老板……地域的脾气融进了她的习惯、她的构想。赏图得趣,顺便学句歇后语,得趣亦然。”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诗人梁平则认为,陈典的漫画“以夸张和机智的笔法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让人看了就懂,懂了就乐,余味无穷。”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读后也评价道:“今天的我们,已经离歇后语越来越远了。记得小时候外婆和我们对话,歇后语常常脱口而出,总是充满了智慧和幽默。典婆婆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静心收集了民间优秀的歇后语,配上水墨漫画和解说,让沉寂的歇后语在新时代重新亮相。”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尚楦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