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散文

双水碾

华西都市报2022-04-28 02:32:43.0散文
  

□郑光福
  双水碾街道辖地很小,位于成都北门川陕大道驷马桥至三环路立交桥的左侧,古时属于成都县管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人刘禹锡这名句用在此恰到好处。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便在这一带活动,山有升仙山,水有升仙水,桥有升仙桥。
  双水碾街道辖地很古。说它古,第一是有3000多年前的蜀中祭台羊子山土台遗址,位于川陕大道出驷马桥的左侧,是大小两座山,俗称羊子山,后人也称升仙山,也有叫扬子山的。1952年至1956年烧砖取泥时,土台上1400多万块泥制土古砖被制作成现代火砖而被毁掉。
  这大小两座升仙山,在烧砖时先后出土开明王朝至明清的古墓211座,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工打磨制成的五块石器工具。杜宇建的成都古城在荆竹村将军碑村处出现,古老的水碾也在沙河上被发现。农耕之地的荆竹坝,农家建的方家粮仓、廖家丝房、陈家花园等乡村竹林,农耕院落等,也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然后消失。
  双水碾街道辖地我很熟悉。1976年,我从金牛区院山中学调到金牛区图书馆,担负金牛区内出土文物的保护宣传工作。那时,我就知道青龙公社有个双水碾大队,后称青龙乡双水碾村。几经调整,2003年起,双水碾村的农户便全部农转非了,2004年正式成立了双水碾街道办事处。
  这片农耕之地原来全是田坝,无高楼大厦,只有顺河两岸形成的成片稼禾。因工作关系,那时,我多次考察过驷马桥、羊子山土台遗址、双水碾碾址、将军碑和荆竹村地名的由来。1991年,此地划归成华区管辖,已是“老成都”的我,依旧在双水碾地带走访。
  双水碾是有水的地方,位于成都城北几条河流之间。双水碾的水,先前来自升仙山,张道陵曾来这山上修炼,此山从此成为道教发源地,山中流出的水自然也称升仙水了。直到今天,双水碾街道办辖地一带及周边沾“仙”的地名还很多,如升仙湖、升仙湖地铁站、升仙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