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要闻

过上“带劲”日子 将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华西都市报2022-06-22 03:17:42.0要闻

映秀新貌。 受访者供图

蒋维明 受访者供图

蒋维明经营的“茶祥子”制茶坊。 受访者供图

  

镜头回放

  2018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这里是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地。2008年地震发生后不久,习近平就冒着余震来这里考察抗震救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10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祥和安宁。习近平首先来到漩口中学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三鞠躬。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考察中,习近平体验了打酥油茶、磨豆花、炸酥肉,并同闻讯赶来的居民群众亲切交谈,祝大家在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生活上取得更大成绩。
  6月21日,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若尔盖县的部分干部,正听在映秀镇经营制茶坊的蒋维明讲诉他见证的10年汶川振兴发展。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到映秀镇考察是绕不开的话题。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蒋维明经营的制茶坊,察看了传统黑茶制茶工序,体验酥油茶制作流程。在村民杨云刚开办的饭店里,习近平问生意怎么样,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不好。他还体验了炸酥肉和磨豆花的过程。总书记转动磨盘,笑着说:“很练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带劲。”现场响起阵阵欢声笑语。
  总书记的鼓励言犹在耳,激励着映秀镇干部群众矢志不渝,努力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过上更加“带劲”的日子。
  

蒋维明:收购村民金银花数量每年上涨20%
  年内已收购40万元金银花

  每天早上8点半,汶川县映秀镇的老茶客便会来蒋维明的“茶祥子”制茶坊喝茶、下棋,买茶叶的游客随后也陆续到来。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维明的制茶坊,了解发展茶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情况。
  茶产业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一环。村民通过采摘金银花销售到茶坊,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蒋维明偶尔作为嘉宾主讲映秀发展振兴时的常设话题,也是跟记者交流时讲得最多的故事。
  今年是蒋维明到汶川的第十个年头。2012年,“茶祥子”作为引进项目,入驻汶川县映秀镇东村非遗创意园。背着两口铁锅、几个茶簸、一床铺盖卷,蒋维明以茶为媒,将自己与映秀紧紧连接。
  6月21日下午,蒋维明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他仍在持续带动茶产业发展。此外便是潜心研究非遗茶文化技艺的传承创新。
  从研究西路边茶的发酵与储存到创立特色黑茶品牌,最初300平方米的非遗手工作坊已经扩展成为现在约3000平方米的非遗传习坊。目前,“茶祥子”已拥有4项非遗项目。蒋维明介绍,2019年,非遗传习坊成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
  2020年,蒋维明恢复了羌族传统金银花茶手工制作技艺,还在制茶坊二楼建立“茶祥子·金银花”主题馆。
  “近几年,金银花收购量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20%左右。青壮年一天采摘15到20斤,收入在300元到400元左右。”蒋维明说,今年截至目前,他已经向当地村民收购约40万元的金银花。

  杨云刚:生活很“带劲”  饭店旺季月营业额可达20余万元

  一杯小酒、几样小菜。6月21日晚上8点多,刚忙完生意的映秀镇博爱新村饭店老板杨云刚,刚开始吃晚饭。
  “今天接待了十几桌客人,明天和后天都已经预订完。特别是后天,有大生意。”杨云刚一边喝着酒,一边跟记者细数幸福的“烦恼”。
  2018年2月1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映秀镇考察时,曾在博爱新村饭店与村民们一起炸酥肉、磨豆浆。总书记转动磨盘,笑着说:“很练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带劲。”
  杨云刚回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问及饭店的年收入时,他回答是15万元。如今,4年过去了,“饭店生意很不错,收入大概翻了有两三番。”
  汶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博爱新村饭店带来了人气。杨云刚介绍,目前饭店的顾客多以成都周边的短途旅客为主。
  “大部分客人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参观完后就来店里吃幸福酥肉、带劲豆花。”杨云刚告诉记者,这两道特色菜的菜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店考察后取的。
  特别进入5月,恰逢汶川当地特色水果车厘子成熟,大量外地游客前往当地采摘水果,博爱新村饭店生意持续火爆。“5月份,大概有20万元营业额。”杨云刚说。
  2021年初,杨云刚家里在都江堰买了房,儿子与朋友合伙开办的货运站经营也逐渐步入正轨。目前,杨云刚正慢慢将饭店交给儿子和儿媳妇打理。
  “还有两年我60岁就退休了,准备住到城里去,带带小孙娃。”杨云刚说,此外,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回馈这么多年来帮助过他的朋友。
  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杨云刚感慨道:“生活过得很‘带劲’,幸福是靠自己的一双手奋斗出来的。”

  映秀:打造特色课程
  助力汶川争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村民增收、产业发展、面貌更新,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映秀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汶川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一区两地六示范”的战略目标。争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是目标之一。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抓手。
  目标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2018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汶川县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悉,为了建好教育基地,汶川家国情怀书院和汶川县委党校规划了“总书记视察”“抗震救灾感悟”“民族团结连心”“生态文明展示”四条精品教学线路,串联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邱光华机组纪念碑等12处地震遗址遗迹。建成漩口中学遗址、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水磨古镇等18个现场教学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祥龙见习记者冷宇
编辑江亨 版式 詹红霞 总检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