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天下

谁是杀害杜金娜的凶手?

华西都市报2022-08-24 02:39:48.0天下

  当地时间8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达莉娅·杜金娜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奥斯坦金诺中心举行。 图据澎湃新闻

  俄方公布的谋杀案嫌疑人沃夫克照片。 图据央视

  当地时间8月23日上午,俄知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达莉娅·杜金娜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莫斯科奥斯坦金诺中心举行。
  当地时间21日凌晨,俄罗斯莫斯科州发生一起汽车爆炸,达莉娅·杜金娜在爆炸中身亡。据俄媒报道,亚历山大·杜金本应乘坐出事车辆,但巧合之下乘坐了另一辆车。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执法机构透露,乌克兰特勤部门策划的爆炸事件主要目标就是达莉娅·杜金娜,汽车爆炸并没有特别针对她的父亲亚历山大·杜金。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21日表示,乌克兰和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州的汽车爆炸事件没有关系。
  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追授达莉娅·杜金娜英勇勋章。
  8月2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乌克兰迎来第31个独立纪念日,同时也是俄乌冲突半年的重要节点。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临前,究竟是谁杀害了杜金娜?历时半年的俄乌冲突又将走向何方?

嫌疑人沃夫克
被指是“亚速营”的一员

  “她就在我的眼前被残忍地炸死了。”杜金在案发现场,双手抱头,震惊悲愤。
  亚历山大·杜金,俄罗斯知名社会学家、思想家,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被誉为普京的“智囊”,曾被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制裁。
  被炸身亡的是他的女儿杜金娜,生前是一名记者和政论家。她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也支持其父亲的思想,曾先后被美国和英国制裁。
  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披露,达莉娅·杜金娜被害案已告破。21日凌晨,杜金娜乘坐车辆的驾驶员座椅下放置的400克TNT当量爆炸装置,被遥控引爆。俄方认定该起暗杀与乌克兰特勤部门脱不了关系。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21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罪行。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如果这一说法得到证实,俄方将讨论乌克兰政府的“国家恐怖主义”行为。
  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2日披露,犯罪嫌疑人系43岁乌克兰公民纳塔利娅·沃夫克。按照俄方的说法,沃夫克于7月23日携12岁的女儿抵达俄罗斯,并搬进了杜金娜所住公寓楼,以收集杜金娜的生活习惯等信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在爆炸案发生后,沃夫克开着一辆乌克兰牌照的车逃往爱沙尼亚。
  此后有消息称,沃夫克是乌克兰“亚速营”的一员,并发布了沃夫克的身份证照片。
  乌克兰方面则极力否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21日表示,乌方与该事件无关,并称杜金娜遇袭证明俄罗斯已经开始内部瓦解、相互争斗。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22日也发布声明强调,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没有参与这起汽车爆炸,并否认俄媒关于沃夫克曾在亚速营服役的报道,“杜金和他的女儿都是边缘人物,不是乌克兰的兴趣点。”

嫌疑人父亲发声:
她曾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服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3日采访了纳塔利娅·沃夫克的父亲。沃夫克此前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锁定为杜金娜遇袭身亡一案的主要嫌疑人。她的父亲告诉俄媒,自己的女儿曾在乌克兰武装部队中服役,但没有加入过“亚速营”,她现在已经退役。“亚速营”此前被俄方认定为“恐怖组织”。
  沃夫克的父亲还称,沃夫克在服役期间从未参与过基辅政府在东部顿巴斯地区的行动。2014年基辅发生“广场革命”后,新成立的波罗申科政府曾宣布在分离主义武装活跃的顿巴斯地区展开行动,双方爆发了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乌克兰的军队和警察队伍曾先后参与了此行动。
  沃夫克的父亲还透露:“沃夫克好像去过法国,以难民的身份。但她不喜欢法国,后来去了波兰,之后又返回乌克兰。”
  有视频显示,沃夫克所驾驶的车最后出现在了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边境位置。
  目前,俄罗斯已将沃夫克列入通缉名单,以期将她引渡到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贾巴罗夫22日表示,如果爱沙尼亚拒绝引渡沃夫克,俄罗斯将对爱沙尼亚采取强硬措施。爱沙尼亚当局则表示,到目前为止,在这个问题上,爱方并没有收到俄罗斯当局的任何正式请求。爱沙尼亚警察和边境警卫队表示,他们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分享有关越境人员的信息。

俄乌冲突到半年节点
美媒:世界站在刀刃上

  到底是谁策划了这场暗杀,俄乌双方各执一词,目前还没有定论。随着乌克兰独立纪念日的临近,僵持半年之久的俄乌冲突再度泛起关键节点即将来临的紧张感。
  8月24日是乌克兰第31个独立日,也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整半年的时间节点。6个月过去了,俄乌在顿涅茨克等地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警报仍未解除,双方围绕俄知名学者杜金女儿的死因又在激烈争吵,而从乌克兰港口断断续续驶出的运粮船,似乎并不足以承载人们对于停火与和平的期盼和重托,更无法弥补整个世界为这场冲突付出的沉重代价。
  过去的6个月给了北约新一轮扩张的借口,给了美国军火商丰厚的订单,却唯独没能带给乌克兰想要的安全保障。
  过去的6个月给了美国、欧洲及其小伙伴站队展示“团结”的舞台,也给了许多拒绝加入反俄阵营的国家推高世界多极化声浪的契机。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过去6个月已经不可估量地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以及世界秩序。”
  《华盛顿邮报》22日则称,“俄乌冲突过去半年,世界站在刀刃上”,“我们仍然觉得这只是一个序幕”。
  俄乌军事冲突仍在持续,双方均声称对方将在24日的时间节点发起新的“挑衅”。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因安全原因,基辅市当局已取消22日至25日的所有群众性活动,政府工作人员也被要求在本周居家办公。另据俄罗斯NSN网站22日报道称,23日19时至25日7时,哈尔科夫州将采取宵禁措施,乌克兰铁路公司已经取消前往哈尔科夫的火车。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2日说,俄空天军摧毁了乌克兰领土防卫部队的一处指挥所。乌克兰多地政府发布安全提示,称俄军可能在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前后发动新一轮空袭。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俄军正对扎波罗热和南布赫发动空袭。俄军试图巩固控制的地区,恢复遭受损失的部队的作战能力,防止乌军可能展开的反攻。CNN则报道称,在俄乌冲突持续半年后,欧洲人比泽连斯基更希望看到这场战事“能够在圣诞节来临之前结束”。未来几个月,不少欧洲人将不得不“在取暖和吃饭之间作出选择”。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央视、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