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反感母亲买饮水机,认为那是“鸡肋”。
那年,我家买了新房。装修时,我几次建议母亲买点高档的家具,母亲却说没必要,又不能当饭吃。还告诫我不能铺张浪费,一分钱能憋死英雄好汉。
但意外的是,母亲却执意要买一台饮水机。我认为她花钱买“鸡肋”,便和母亲有些赌气。
桶装水12元一桶,我家住11楼,因与老板是熟人,原本5元的配送费只收3元。母亲嫌运送费太贵,她便成了家里桶装水的配送员。我劝母亲,3元钱,一公里路外加爬11层楼,何必自己背?母亲说,一桶水一次就节约3元,算下来不得了。
我带着嘲讽地说:“买那‘鸡肋’花钱,现在买水还花钱……”母亲却根本不理会我。
我读大二那年,母亲不慎从楼梯上摔倒,左手手腕痛得厉害。父亲让她去检查,她执意不肯。我赶回家,再三劝说下,母亲才同意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是粉碎性骨折。
因连日照顾母亲,我实在困乏。母亲出院那天,我回家倒头便睡鼾声如雷,后来被母亲放背篼的声音惊醒。我慌忙起身,见母亲满头大汗,背篼搁在餐桌上,背带还在她肩上,桶装水实实地压在背篼里。
我连忙接住背篼,见母亲带着钢钉和缠着纱布的左手还红肿着,便气愤地责备她。母亲像犯错的小孩,一脸愧疚,低头小声道:“你回来了,喝这个水对你身体好些。”
我反驳说:“都是水,有啥区别?你现在这个样子,哪个稀罕你去背水?”母亲无言。我见她双眼含泪,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重了。
或许是心中愧疚,那天早上,趁母亲还未起床,我悄悄去背水。
“你妈今天咋没来背水?手咋样了?”卖水的谢叔说。“半个月了,手恢复得挺好。我今天悄悄来的,没让我妈晓得……”“你妈为了你,舍得吃苦哦……”谢叔一边给我搬水一边说。
那天,我和谢叔聊了很久。谢叔说,只有我在家,母亲才去他那儿背水。原因是,医生告诉母亲,她的结石和平时吃的水有关系,里面的杂质多,她怕我也长那玩意儿……母亲还说,她背一次水可以节约3元,10次就是30元,100次就是300元。积少成多,她要把这些钱都给我存着,说我还年轻,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听了谢叔的话,我久久不能平静。背着近20公斤的水,我感到无比沉重。自己手摔骨折了,都舍不得花一分钱去检查;为了医生的一句话,不顾一切护我周全,还要把每分钱都给我积攒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读书识字不多,讲不出人生哲理,说不出至理名言,但始终用她那朴实无华的爱,护着我、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