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特别报道

疏浚西湖建“苏堤”成就传世西湖画卷

华西都市报2023-02-17 03:46:19.0特别报道

西湖旁的苏东坡像。

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

  

闲适得意之地
浙江杭州

  作为苏东坡仕途中唯一一个曾两次到任的城市,杭州与苏东坡成就了彼此。“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杭州给予苏东坡精神的浸润和慰藉,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而苏东坡的政绩也在杭州达到了最高点,他将工程治理与景观美学结合,为后世的水利治理树立了一个标杆。
  曾经的杭州百姓对于苏东坡,是“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如今,杭州百姓每每提到苏东坡都会说,若没有东坡,也就没有今日的西湖和杭州。

疏浚西湖
促成“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形成

  2月的杭州西湖,春寒料峭,烟雨空蒙。站在波光浩渺的湖边,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纵然前人对西湖也有过治理,但西湖景观美学的创造,从苏轼这里才正式开始。”
  元祐四年(1089年),因卷入朝廷党派纷争,苏轼被派到杭州担任知州,这是他二度到任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在首次出任杭州通判时,苏东坡曾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但此时的西湖已然失去了这些颜色。
  长期的疏于治理,导致西湖湖底水草茂密,加上百姓在湖中种植葑草(即现在所说的茭白),草根与淤泥“堙塞其半”,占满了西湖的湖面。苏东坡痛心疾首道:“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苏东坡立即上书朝廷,从饮用、灌溉、运输、水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疏浚西湖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苏东坡当时的心情非常急迫,他甚至来不及等到朝廷批复“专项资金”便开始动工。疏浚从四月开始,九月完工,保证了西湖之后近百年的生态环境与杭州城内百姓的水源。”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说。
  “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留住了杭州的眉目。
  如若只是疏浚,苏东坡对杭州的影响尚不能达到如今的高度,也不足以成为治理水利的标杆。更重要的是,他在疏浚西湖的同时,开创了人工治理与景观营造完美结合的先河,直接促成了“西湖十景”之中“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的形成,最终形成了西湖“两堤三岛”的格局。
  疏浚西湖最难之处在于,清理出来的淤泥该如何处理。堆放得远了,不仅浪费劳动力,还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苏东坡想出一个妙计,他取用杭州赤山含铁量高的土,拌上切碎的葑泥,横跨西湖南北两岸,建起了长堤。这就是现在的“苏堤”。
  而后,为了避免西湖再度淤塞,苏东坡又在西湖最深处置了三塔为界。三塔之内,不得再种植葑草与莲藕。这三塔便演变成为南宋“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留存至今。

突破性首创
施工中融入审美和哲学思想

  “说到疏浚西湖,修建苏堤这一点是最突出的。”陈文锦说,“这是化废为宝的方法,一方面为葑草找到了出路,一方面又解决了西湖南北交通的问题,还提供了一条在湖中央赏景的途径。这在以往是从没有过的。”
  “到宋代的时候,西湖的形象已经定格了。‘三面云山一面城’、雷峰塔都已经有了。如果没有这条长堤,水面看起来就没有层次感,无法与其他浩渺的湖泊区别开来。建了长堤以后,就有了一条很好的分界线,与孤山、西泠桥等景观形成了‘重湖叠巘’的审美概念。”潘沧桑这样解读苏堤之于西湖的重要性,“人人都说西湖美,却难以描摹,可苏轼在千年前就已经敏感地捕捉到了西湖美的规律。”
  陈文锦和潘沧桑两位学者,都着重强调了苏东坡修建苏堤的创新性和重要性。陈文锦认为,苏东坡将“市政工程”与景观建设结合,具有突破性的首创。潘沧桑则认为,苏东坡在保持西湖原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还融入审美和哲学的思想,“给后世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
  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人与自然的结合”。“西湖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里,专门讲到了景观格局这一部分,苏轼有非常大的贡献,他对杭州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潘沧桑说。

善于用人
他是亲民的“行政型”人才

  第一次来杭时,苏东坡监管疏浚西湖六井,解决了城中百姓吃水、用水的问题。第二次来杭时,除了疏浚西湖,苏东坡还考察了吴中水利情况,修浚运河,赈灾救民,抗击瘟疫、设立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1091年,苏东坡又提出了治理钱塘江水患的构想,可惜还未实现,他就奉诏赴京,离开了杭州。
  “他在水利上非常有建树。除了他本人在徐州抗洪的经验外,他的行政能力很强、办事细致、会用人,也是原因之一。”陈文锦介绍,在苏东坡交往的友人中,有不少人精通水利之道,“他善于调配,人家也听他的话。”
  实际上,苏东坡的这种施政智慧同样体现在西湖疏浚的工作上。西湖的疏浚需要退田还湖,这不免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史料没有记载苏东坡因为疏浚被弹劾或者被打压,这跟他施政的智慧是有关联的。”潘沧桑介绍,这样的结果一是跟苏东坡作为文坛的领袖有关,二是因为他“为民”的出发点。
  “比如画扇断案,苏东坡也不是分个对错就完了,他把案子当成自己的事情处理,这是很亲民的方式。”陈文锦说,“如果说司马光是专家型人才,那么苏轼就是行政型人才。”

自意本杭人
西湖与苏东坡的气质是相通的

  “杭州对于苏东坡来说,是一个精神的归宿,他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这种想法。”潘沧桑说,离开杭州后的1093年,苏东坡在《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中写道:“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在杭州仅仅居住了五年不到的时间,苏东坡已经认为自己是杭州人。而此时他的父亲、母亲和爱妻已经去世,即便归乡,也找不到家的所在。“归从三人游,便足了此身”一句,表达了苏东坡希望在西湖边了却余生的想法。潘沧桑认为,这是苏东坡在主观上认为西湖是他的心灵归宿的表现。
  苏东坡两次来杭州,都是在仕途遇到挫折之后。“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第一次来杭,苏东坡立刻感受到了自己与杭州相合的气场。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人生最闲适得意的生活了。他常与友人结伴出行,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共饮佳酿。因此,苏东坡第一次到杭时,留下了不少诗篇。“有些人说苏东坡是被贬,其实是不对的。他是自请外放,可能朝廷也确实惜才,才让他到了经济发达的杭州。”潘沧桑说,“况且苏东坡可考的第一首词,就是在杭州创作的。当时,词并不是主流的文学类别,而是一种休闲状态的创作。所以,他的状态应该是比较放松的。”
  第二次来杭时,即便已经经历了“乌台诗案”,苏东坡也没有放弃为父母官的责任。他居住在当时的州治所在地凤凰山,工作在西湖湖畔,每日都不得闲,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写诗写词。他为官亲和,凡事为民,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为杭州百姓做了太多实事。他在此地实现了他为官的抱负,这是杭州的幸运。
  “他的外表是文人化,诗、酒、花、茶都玩得很溜,但是他的内心有刚毅的东西在。”潘沧桑认为,这与西湖的特质是相同的。“你看西湖表面是江南水乡、烟雨蒙蒙,可能很多人觉得它只是一个美丽的湖泊。但它内在的核心并不在此。西湖是人类对于环境不断追求的结果,是人在主观上不断努力的成果。西湖与苏东坡的气质是相通的。”
  1091年,苏东坡还没来得及完成自己的钱塘构想,便应召回京。之后,他过着更加漂泊的生活。但苏东坡并非等闲之辈,即便他被贬惠州、放逐儋州,那又如何?他依旧喝他的酒,写他的诗,做他的事,因为他是苏东坡。
  (感谢杭州市苏东坡文化研究会、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对本文的支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语杨 邓景轩
  杭州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