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特别报道

一封信掀起大运河申遗热潮

华西都市报2023-07-05 03:55:12.0特别报道

京杭大运河拱宸桥 图据CFP

朱炳仁

  “如果从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中国历史发展贡献上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京杭大运河足以与长城媲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申遗,京杭大运河完全可以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带,在保护和弘扬中华千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使京杭大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2005年12月15日)

  “大运河就像一个老朋友,我每天都想和它谈谈天……”走进朱炳仁的江南铜屋,记者刚一坐下,他这样说道。
  朱炳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朱家铜艺”第四代传人,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在众多头衔中,“运河三老”是他较为看重的一个。“运河三老”,并不是什么官方认证的头衔,却与大运河的申遗紧密相关——2005年12月,时年61岁的朱炳仁,与90岁的郑孝燮、82岁的罗哲文一起,起草了一封公开信,正式揭开了大运河的申遗进程,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运河三老”。
  5月15日,朱炳仁再一次向记者回忆起了18年前的那个冬天。

情怀
在大运河边生活工作
一直希望为它做点什么

  朱炳仁的江南铜屋位于杭州的河坊街。从铜屋出发,出门右转,直线距离300米,是大运河的水柜——西湖;左转,也是300米,则有一条水道“中河”,直通大运河。“其实我并不是运河研究专家,也不是水利专家,只是非常有幸和大运河结缘了。”朱炳仁这样说道。
  1944年,朱炳仁出生于浙江绍兴,这里流淌着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也是大运河入海的“最后一公里”。他的爷爷和太爷爷都是绍兴知名的铜艺师傅,父亲迁往杭州之后,虽然擅长字画并开了书画社,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制铜手艺。而朱炳仁,则是进入不惑之年才开始学习铜艺,雷峰塔上的彩色铜衣、峨眉山的金顶都是他的作品。“以前每天上班,都要穿过大运河,生活工作都与运河息息相关。”朱炳仁说。
  大运河,是朱炳仁的乡愁。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很喜欢在运河边玩耍。“原来杭州有很多码头,渔民、船民开着小船、渔船,把他们打来的鱼、种的蔬菜瓜果和粮食,送到码头和城里的人交易。每个码头都是个市场,每天早上,运河边的老百姓第一件事就是去码头上买菜、买粮食和生活用品。”
  在朱炳仁眼里,大运河是鲜活的,是跳动的,是有生命的,于是他一直想为大运河做点什么。
  2005年12月中旬,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与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到杭州开会,朱炳仁前去探望。在交流过程中,朱炳仁谈起了对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感受和愿景,得到了郑老和罗老的认可与赞同。“两位老先生听了我的讲解以后说,咱们可以搭一座‘桥’,一座通向大运河申遗的‘桥’,把大运河的文化风貌、历史价值保护下来,展示给未来的世界。”

写信
寄给18个城市的市长
希望加快大运河的申遗

  在朱炳仁、罗哲文和郑孝燮提出大运河申遗之前,也有人提过大运河申遗,但除了“大运河算不算文化遗产”这点还未定论,“大运河跨越数十个城市,申遗工作该由谁发起”的问题更是一直使大运河申遗工作无法起步。“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理念,是做不好这个事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共识,有一个牵头。”朱炳仁说。
  为了让大运河流经城市的管理者们共同探讨申遗工作,2005年12月,朱炳仁与郑孝燮、罗哲文一起,连夜起草了《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并寄给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市长,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
  这封880字的公开信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并推动形成了持续9年、轰轰烈烈的大运河申遗热潮。据朱炳仁统计,“2006年相比2005年,媒体关于大运河的报道量增加了至少20倍。尤其是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对大运河关注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为了推进大运河申遗工作,2006年、2007年两年间,朱炳仁和罗哲文一起,随全国政协考察团两次考察大运河全程。行程密集时,朱炳仁曾在半个月内三上大运河城市踏访。
  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58名政协委员群起响应,并草拟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大运河申遗提案”。随即,由国家文物局牵头联合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共同参与的大运河资源调查工作启动,从而拉开了我国保护大运河的大幕。当年6月,京杭大运河升格为全国文保单位,短短半年后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那天,朱炳仁来到拱宸桥,迎接申遗成功的喜悦。

期待
让大运河奔流不息
创造更多文化留给后代

  因为申遗保护工作的启动,如今,大运河沿岸不少古迹遗存都被重新发掘和保护,用朱炳仁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应“运”而生。“对我来说,能够跟两位老专家去争得这么好的(发布公开信)机会,参与了大运河的申遗和保护,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们对整个大运河保护的理念和思想,也是很有意义的。”朱炳仁说。
  大运河的存在,让朱炳仁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身旁,未来就在我们前面”。在朱炳仁的江南铜屋,专门开辟了一个与运河有关的板块,陈列着他铸造的与运河有关的艺术品、“运河三老”起草的公开信,以及“运河三老”首日封、T恤等物品。
  采访中,朱炳仁阐释了他对中国大运河的理解:“大运河是大的,它的大不光是它的长度,还有它最早开凿的时间,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运河的活力体现在‘运’上,不只是单纯地作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它还承载着运输功能,活力是它的灵魂所在。”
  朱炳仁常说,运河是在向前奔流的,“所以它一定是要从现代走向未来的,也一定会出现很多跟下一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这是好事情。运河在向前走,必须要与时俱进。我们在运河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这篇文章,不仅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它的发展,创造更多文化,留给我们的后代。”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谭羽清 实习生 王仕豪杭州报道 图据朱炳仁·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