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特别报道

北大教授孙华:三星堆为重新认识古蜀国提供实证

华西都市报2023-07-31 03:16:26.0特别报道

孙华教授 摄影陈羽啸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作为近年来国内考古界当之无愧的“团宠”,三星堆频频上热搜。从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到创意文创引领国潮时尚,再到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三星堆不断刷屏。
  关于三星堆的研究目前有哪些猜想和推断?还有哪些未解之谜正在研究之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听他讲解人们感兴趣的三星堆未解之谜。

三星堆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孙华表示,三星堆留下了无数未解之谜,哪怕是专家阵营中,彼此之间的观点、看法也有较大不同,需要分辨其中的“确定”与“推想”。
  “三星堆遗址埋藏坑距今3000多年了,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这些埋藏物在埋藏的时候就已经损坏,许多文物都是残件。除了要通过复原研究,解决这些文物‘是什么’的问题外,还需要通过比较和联想,来推测和解读文物背后的‘为什么’等问题。它们的完整形象是什么,要表现什么,三星堆人制作、使用和埋藏这些东西的背后场景和故事是什么?这些都有待于考古学家研究,目前不少问题还不太清楚。”大家希望尽快得到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考古发现的解读。学者们会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新的发现进行分析和阐释,也会通过联想对发现背后可能的故事提出一些假设,这些“联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不可少的环节。

尚未发现可提取DNA的人骨标本

  孙华透露,三星堆遗址目前并没有发现可以提取DNA的人骨标本。发现保存较好的三星堆人的骨骸,一直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者的期望。“如果有了三星堆人保存较好的遗骸,就有可能提取到三星堆人个体和个体间的许多信息,例如通过获取的微量元素了解他的饮食结构,追踪他从出生地到成长地的变化;通过提取DNA分析他的人种属性,探讨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等。遗憾的是,现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材料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成都平原除了大邑县的高山古城遗址,以及西北山区的茂县营盘山遗址有一点这方面的材料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较好的人骨样本。”

域外文化对三星堆的影响较小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怎样的关联,是否受到域外文化的影响?这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孙华认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的玉器风格和良渚玉器相似,有的玉器与石峁文化、二里头文化和齐家文化相近,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出土的青铜器则具有商时期长江中游青铜器的一些特点。由此可见,在三星堆文化时期,直接和间接地与先前和同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与域外的文化交流,不能说没有,但没那么大,没有那么直接,域外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影响比较小。”

三星堆为研究古蜀国提供实证

  毋庸置疑的是,三星堆遗址对人们重新认识古蜀国的历史,提供了物质的证据。“我们过去只知道春秋战国时候的巴蜀文化,讲的是巴人和蜀人。现在我们知道更早的时候,可能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柏灌、鱼凫这样的时期,我们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就有着可能和古蜀人相关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了。”孙华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