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是说一个人,凡是他生活、工作,甚至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他的名声。这种说法是中性的,可以说你留下的是好名声,也可以说你留下了坏名声。不过这话在实际运用中,多数时候是作为褒义用,颂扬一个人留下了好名声。
在我们川东一带,也有意思类似于“人过留名”的说法,那就是“石灰箩篼”。这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用来比喻人,只不过在我们的方言中,往往是用来比喻在其生活、工作、经历过的地方都留下坏名声的人。
“箩篼”就是普通话所说的“箩筐”,我们这儿都是竹丝编成,通体都有一些缝隙,装粉末状物品,就总会从缝隙处漏下一些在地上。若箩篼里面装有石灰,凡是放过箩篼的地面,就会留下白色的石灰印迹。川东一带是丘陵,到处都是竹子,以前箩篼是农家非常普遍的用具。在水泥还没有普及以前,华蓥山区盛产的石灰广泛用于修房造屋和修路,而搬运和存放石灰往往都要用箩篼,人们观察到“石灰箩篼”会留下印迹这种现象,于是就把这种现象与“人过留名”的意思联系了起来,用来比喻那一类人。
李二婶嘴头子特别厉害,张嘴就敲打人、挖苦人、罪渎人,惹得人们都不愿和她打堆。大家背地里说她:“她就是个石灰箩篼,走到哪里都讨人嫌!”
许操哥生活作风不好,这些年打工换了好几个工厂,都留下风流韵事。女工们一提起他,就说:“理都莫理他,小心上当受骗。他是石灰箩篼,走个地方烂个地方。”
陈科员工作一贯粗心大意,常常出差错,给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调了好几个部门,换了好几个科室,有时还遭了处分,可他依然如故,错误不断。大家背后摇着头议论:“他就是个石灰箩篼,走一方,黑一方,调到哪里哪里背时。”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成为令别人厌烦的“石灰箩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