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员处置居民屋檐下的马蜂窝。达州市蓝天救援队供图
专门烧马蜂窝的遥控无人机。达州市蓝天救援队供图
10月16日至22日,一周时间内,达州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共开展救援行动29次,其中26次都是在摘除马蜂窝,累计摘除马蜂窝100余个。
“现在听到马蜂窝就头痛!”大竹县蓝天救援队负责人称,警方接到的90%以上、消防接到的70%左右的摘除马蜂窝求助信息都交给他们处置,作为自筹经费的公益组织,庞大的任务量已经让他们吃不消了。
今年,达州境内的马蜂显得异常活跃,大竹县已有两人被蜇身亡。“蜂狂”背后,摘马蜂窝的事该由谁来管?连日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宣汉南坝独树梁村有个很大的马蜂窝,把好几个人都蜇了,我们都不敢过路了。”10月20日上午,达州市宣汉县塔沱东路消防救援站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后,立即调派南坝政府专职消防站出动1车3人前往处置。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发现,马蜂窝位于该村乡道边一棵大树的顶端,直径超过80厘米,目测比两个篮球加起来还大,里面不时有马蜂飞出。据带路的人介绍,这条乡道是不少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平时来往的车辆也较多,马蜂在这里安营扎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此前已有多人被蜇伤住院。
在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后,消防员携带灭蜂装备靠近蜂巢,用无齿锯将树枝锯掉,蜂巢瞬间掉落,马蜂如潮水般涌出,消防员迅速用编织袋将蜂窝打包。为了防止马蜂再次伤人,消防员继续使用杀虫剂,对蜂窝周围的马蜂进行喷射,最终将马蜂彻底铲除。
10月16日,大竹县蓝天救援队出动1车4人摘除清河镇柏家村、毛古村和柏家乡、川主乡、东湖路马蜂窝11个;10月20日,达川区蓝天救援队亭子应急小组出动1车4人,摘除回龙社区、天进村马蜂窝7个;10月22日,大竹县蓝天救援队出动1车4人,摘除长乐一品小区、莲印乡天生村、川主乡宝堂村马蜂窝7个……
达州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发布的工作简报显示,在他们最近一周开展的29次救援行动中,有26次都是在摘除马蜂窝,累计摘除马蜂窝100余个。纵观全市所有队伍,“战绩”最好的是大竹县蓝天救援队。
“除了普通群众求助,我们接到的求助电话更多是来自110和119,还有一些来自政府。”大竹县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斌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摘除马蜂窝的求助电话,“公安机关警力有限而且缺少专业装备,消防那边装备齐全但接警数量很大,都忙不过来,所以警方接到的90%以上的马蜂窝摘除求助交给我们处置,消防那边也有70%左右。”
庞斌介绍,他们不仅配备了专业的防蜂服、杀虫剂、车辆、梯子、编织袋等设备,还配备了遥控无人机、汽油喷射器、专业点火器等灭蜂“利器”,但由于他们是公益组织,配备设备的经费都是队员自筹,庞大的任务量已经让大家吃不消了。
“今年5月至10月,不到半年时间,我们蓝天救援队摘除的马蜂窝就多达702个。最集中的时间段,出现在8月、9月、10月这三个月。”庞斌说,马蜂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今年7月和10月,除了多人被马蜂蜇伤,大竹县安吉乡和乌木镇还相继出现两起老人被马蜂蜇伤致死事件。
那么,马蜂为什么会疯狂攻击人?“蜂狂”背后有何原因?
“问题不在马蜂本身,而是在捅马蜂窝的人。”大竹县一位人大代表告诉记者,经过调研,他们发现一个现象:今年以来有好几拨来自省外的人员,专门“捅马蜂窝”,这些人的目的是为了采集里面的蜂蛹销售,以获取利益。以一些来自湖北的人员为例,他们在大竹境内采集蜂蛹,然后带回湖北销售,每斤可卖到100多元。
“‘捅马蜂窝’的人不会消灭马蜂,这直接导致马蜂疯狂繁殖,马蜂窝的数量剧增。”庞斌说,野外体积较大的马蜂窝,里面的蜂王通常不止一个,“马蜂窝被摘除或破坏后,只要蜂王不死,就会‘东山再起’,一个马蜂窝被破坏,很快就会出现好几个新的马蜂窝。”
提到摘马蜂窝,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找消防。对此,大竹县消防大队的指战员表示“很委屈”。“处理马蜂窝,其实并不是我们消防救援人员的职责。按照国家规定,消防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他说,消防救援队伍的人数有限,为了优先保证主责、主业,消防能够出动的力量十分有限。
公安机关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尴尬。“处理马蜂窝是一项较为专业的事情,如果处置不当,极可能导致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但是,马蜂威胁的是公众利益,又不得不管。”达州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民警介绍,公安机关只有联动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同时借助蓝天救援队等专业队伍的力量,才能避免马蜂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发生。
马蜂伤人事件在大竹县频发,已引起当地人大代表重视。
10月以来,已有人大代表先后三次深入公安机关、消防救援部门、蓝天救援队和城区部分社区、乡镇和山村调研。“马蜂窝到底应该由谁来处置,目前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我们也在组织人大代表进行研究,下一步,将咨询相关专家后拟定议案,争取把摘马蜂窝这个事落实到政府的具体部门中去,解决没人管的问题。”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秋季马蜂活动较为频繁,对外界干扰异常敏感,一旦被惊动,就有可能集体出动对人进行攻击。因此,如果遇到家中出现马蜂窝的情况,千万不要自己动手摘除,可拨打110或119求助、咨询。
在野外与马蜂不期而遇时,若马蜂在身边飞舞,则不需理会;当马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千万不要奔跑和拍打。遭遇马蜂攻击时,应立即下蹲并保持不动状态,用衣物或一切能包裹之物迅速将头、颈等裸露在外的地方包裹住,待马蜂离去后再离开。若不幸被马蜂蜇伤,应先用尖锐物品挑出毒刺或直接挤出毒刺,再用白醋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并及时就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