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火花海震损全貌。
九寨沟火花海坝体修复后全貌。
九寨沟,以绝美的水景著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遭遇7.0级地震,造成基础设施设备和旅游资源严重受损,其中著名景观火花海也因为地震受损。
2019年,火花海修复项目正式确定。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天府永兴实验室固碳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裴向军主持了火花海的修复工作。
火花海修复过程中,裴向军团队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工艺“糯米灰浆”的基础上,配合科技创新成果,解决了糯米和灰浆在水中难以形成强度的难题。
目前,人们已知最早的“糯米灰浆”在建筑中的运用,要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那么为什么修复火花海要使用这种传统的工艺而不是使用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呢?
火花海面积大,水体总计约为45万立方米。地震后,火花海坝体溃决,必须进行修复,否则有可能会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地。由于火花海是世界自然遗产点,如果使用钢筋水泥等现代方式进行修复,则只能修复坝体而无法恢复其生态。
裴向军和他的团队一起,从治理地质灾害的角度,使用创新技术对火花海进行了修复。
“算是老树发新芽吧。”裴向军说,“中国古代就有糯米灰浆技术,即使用糯米和天然的石灰加在一起,和土拌合形成高强度建筑材料,像很多古墓以及长城、故宫等古建筑都曾经使用过。”
糯米灰浆技术在陆地上使用很坚固,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糯米和灰浆在土中生成方解石的原理,是因为有二氧化碳的参与,但这种形成方解石的过程在水里因为缺乏二氧化碳很难完成。
因此,裴向军与团队一起,利用九寨沟水体下面的钙化土,解决了糯米灰浆难以在水中形成强度的问题。这种技术,既解决了火花海的坝体问题,也解决了生态问题。
“整个坝体上总共有100多种各类植物,使用糯米灰浆这种天然材料的方式进行修复,到目前为止,植被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80%。”裴向军介绍,除了植被的恢复,坝体上面的很多微生物、小型动物以及昆虫等,也已经恢复了82%,“这种创新修复技术使坝体既保持了原真状态,又保证了安全,同时还兼顾了生态友好性。”
实际上,除了对火花海的修复,裴向军和他的团队还对整个九寨沟震后的地质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了规划和设计依据。
“九寨沟地震震后受损面积较大,有近200平方公里。如此巨大的受损面积决定了要进行分类分级评价,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损情况进行修复。”裴向军介绍,“应该说,受损的区域大部分是依靠自然恢复的,但还有一部分需要适度的管控以及人类的辅助再生,甚至是重构。就像火花海,包括一些山体,如果不进行重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九寨沟地震之后,产生了100多处地质灾害点,核心景区内也有54处。受损之后,滑坡堆在山体或者河道里,这上面是很难快速长出植物的。“就像地球得了皮肤病,需要治疗。我们通过开发的有机材料,把在地震中垮塌的山石和土拌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生长的植生层,解决了植物生长的土壤问题,治好了它的皮肤病。”据裴向军介绍,植生层非常关键,可以将滑坡的碎石固定,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
“使用这种方法修复的区域现在已经长出了植被,恢复率已经达到了80%,既解决了安全问题,不会产生次生灾害,又对恢复植被有好处,这是非常有开创性的工作。”裴向军说。
那么,九寨沟的生态修复又跟双碳目标有什么关系?
“在地质环境被破坏后,土壤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裴向军解释,“我们的修复过程中,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而且地面植被长出来后,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就由释放二氧化碳变成了吸收二氧化碳,成为碳汇的一个体系。所以说,这样做解决了安全问题、景观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碳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