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要闻

今年力争实现“夜游锦江”通航20公里

华西都市报2024-02-29 02:44:51.0要闻

  2月28日,成都市召开2024年全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暨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会议对过去一年成都全面推行林长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国家公园建设、林草资源管理、林草产业发展等5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4年的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办好“一场展会”

  “办好世园会是2024年成都的一件大事、要事。”会议提出,在世园会筹备方面,东部新区和四个分会场要强化协作联动,结合区县特点和工作实际,大力链接行业资源,进一步深化展会的专业水准,推动园林园艺、花卉苗木产业、人文艺术等国际交流合作,放大世园会综合效益,真正让世园会成为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助力剂”“推动器”。

擦亮“两山底色”

  擦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底色。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也是成都千年立城的“绿心”。2024年,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增绿增景7万亩。
  擦亮大熊猫国家公园底色。2024年,成都要加强受损栖息地生态修复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争取完成栖息地修复6万亩,建成标准化管护站4个。抓好大熊猫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高水平共建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加快推进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展示中心项目,大力提升熊猫基地管理水平。

实施“三项行动”

  天府绿道“结网成链”行动。2024年,成都将力争新建天府绿道1000公里、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新增便民服务设施100个,实现100公里环城绿道智慧化管理全覆盖。锦江公园方面,2024年将新建6个节点项目,实现“夜游锦江”通航20公里。
  城市公园“增量提质”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老公园新活力”计划,2024年,成都将力争建成各类公园不少于60个、改造提升老公园不少于30个,做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提升公园的公益性、可及性。
  街区绿化“增花添彩”行动。规范行道树修枝美冠,打造“林荫路”,探索建设行道树“银行”,呈现更多新品种、新亮点、新变化。

强化“四个保护”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做好林地边界认定,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火灾源头治理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保护,摸清湿地家底,建立成都市湿地名录;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古树名木信息数据普查和保护范围矢量化,让古树名木成为公园城市一道靓丽风景。

构建“五大体系”

  构建先行示范的标准体系。组建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制定,打造公园城市“成都标准”“成都模式”。
  构建园林绿化的管理体系。绿道方面,建立环城生态区活动分级管理机制,保障市民游览安全。绿化方面,探索建立园林绿化从业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强化行业自律。公园方面,实施公园分类分级目录管理,完善新(改)建公园方案审查制度。
  构建林业改革的创新体系。基于成都现有的260余亩经济林,油橄榄、竹笋、三木药材等优势产业,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
  构建生态价值的转化体系。开展消费场景营造,办好2024公园城市花园季、“二月花市”“最美阳台”“回家的路”评选等特色活动。
  构建智慧赋能的治理体系。推进公园城市智慧平台接入市城运平台,实现行业领域“一体共享、一屏全观、一网通办”,提升智慧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