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体验“小封智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观众体验“苏东坡智能体+”,与东坡先生“对话”。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封面传媒科技作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代表参展,展示智媒发展新成果,带来风格化人物智能体、“小封智作”等先进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展示文化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风格化智能体”是一个高度个性化、智能化的对话式AI,支持2D/3D自定义个性化人物模型形象、用户个性化聊天交互页面定制、对话内容连接到本地私有知识库、语音模型驱动等功能,拥有多个创新亮点。
封面传媒科技打造的风格化智能体,依靠《华西都市报》和封面传媒近30年的采编实践积淀,积累有海量垂类数据蓄水池,强化主流价值导向,瞄准融合转型的痛点难点,植根传媒生产应用场景,利用智能技术重塑生产传播流程。
2023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9路记者开启“寻路东坡”之旅,在此过程中,采集了大量与苏轼相关的公共数据和垂类数据。在封面智媒云大模型的训练下,一个带有苏轼“人设”风格化智能体诞生了。它可以吟诵苏轼的所有诗词,可以为你讲述苏轼的生平,甚至连苏轼的朋友圈都了解得一清二楚。通过万物互联的形式,风格化智能体在多种智能终端上面进行呈现,广泛服务于文化、旅游、展览、企业及城市宣传等众多领域。
在展位上,不少参观者现场体验了“苏东坡智能体+”,向东坡先生“提问对话”,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魅力,收获现场体验者好评。
集内容理解、内容生成、智能交互为一体的智能化内容创作平台——“小封智作”,正赋能泛媒体行业内容和经营模式创新,正成为内容生产者的智能工具集。“小封智作”包括了智文、智图、智审、智编、智搜等多个功能模块,涵盖大纲生成、自动写作、标题推荐、文章配图、智能评论、风格化文案等丰富的功能。同时,“小封智作”还提供敏感审核、智能纠错、音文互转等智能化工具,有效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它还支持智能化的媒资检索,从标签和语义等多个角度高效理解用户意图、精准匹配内容,也以更有效的方式链接企业私有知识,为企业内容生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小封智作”以融媒行业大模型为基础底座,遵循安全治理、依据参考、价值引导的原则,融合了企业私有知识,深度适配媒体业务体系。
除了“小封智作”,封面传媒科技以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力,还进行了AI绘画、AI名人堂、文生视频等产品的探索,研发的文本、图像两大领域产品应用入选了中国信通院《2023大模型和AIGC产业图谱》。此外,封面科技成为信通院AI绘画平台评测标准核心参编单位。封面AIGC内容创作平台入选了中国报业协会首届报业传媒元宇宙应用大会“元宇宙技术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封面传媒自成立起就自建核心技术团队、自研拳头技术产品、自创特色技术品牌,不断研发数字传媒技术、拓展数字化服务新空间,全方位驱动内容创新、赋能智媒生产、助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传媒+科技+文化”生态体,让技术不断变得更有价值。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