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在一起开展服务社区工作。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近日,记者从成都市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获悉,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要求,结合社区属于征地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区与高端商品房二元并存的新型涉农街道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深化落实党组织力量在“微网实格”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积极探索“4567”工作法,推动社区“微网实格”治理走深走实。
因地制宜优化重构“四级”组织体系
如何更好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回应关切、为民解忧?锦馨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把组织扎根于群众之中,在原有党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重新优化构建“社区总网格党委——院落党总支——一般网格党支部+专属网格党组织”的“3+1”四级网格党组织体系,健全社区“两委”对口帮带网格党总支、网格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常态化、穿透式渠道,切实打通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同时,为更好地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锦馨社区还常态化开展“微网实格”共商共议共决的议事协商事项。“我们把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创新‘社区事’‘小区事’‘家里事’等‘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和‘茶话会’‘吐槽会’‘坝坝会’‘协调会’的‘四会’民主议事模式。”锦馨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通过定期召开微网格联席会和坝坝会,第一时间回应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群众有需要、网格有回应。
制度先行出台“五项”工作机制
针对网格划分精细程度不够、网格功能职责和履职边界不清的问题,锦馨社区按照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党建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细化明确“微网实格”责任体系和责任分工,梳理制定了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定位和职能,并对微网格长、微网格员进行了编号定位和职责职能公示。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锦馨社区党委探索制定了《“微网实格”社区治理多元参与主体的责任机制》《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纵横联动机制》《党建引领社区合伙人共建共享机制》的共建共享机制。同时,通过制定《深化科技力量支撑“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依托现有“大联动·微治理”网格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蓉e报微信小程序,按照就近、就事、高效原则,发挥微网格员巡查报告作用,增强网格事件线下发现能力,优化提升网格事件线上处置能力,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统筹协调巧用“六筹”共惠资源
锦馨社区是集征地拆迁农民集中安置、棚户改房与国企改制职工安置于一体的社区,存在着配套公共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此,锦馨社区党委整合了辖区学校、商家企业、物业公司等各方力量、资源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筹心、筹物、筹资、筹款、筹力、筹智”六筹工作方式,发动共建单位参与社区花园建设、绿道改造、文明劝导等公益事务,构建了“资源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近邻党建共同体。
此外,社区建立了党建联席微信联动群,在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同时,发挥社会组织专业化优势,将社区公共空间交由专业社工打理,切实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水平。
形式丰富开展“七微”治理行动
“微心愿”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微治理”延伸社区服务触角,“微服务”打造温情社区。锦馨社区通过“细治入微·幸福满格”的群众工作理念,以“定人”建网、“育人”扩网、“用人”融网为路径,开展“组建微队伍、建设微场景、做好微服务、满足微心愿、散发微‘馨’光、构建微互助、打造微品牌”七微治理行动,确保“微网实格”社区治理体系取得实效。
期间,社区成立了党员带头的“微心愿小分队”等4个自组织,带动一万余名居民参与“同心同德苑”“美好未来苑”等14个公共区域的墙绘、公园公益改造、楼道废弃物品清理等活动,累计打造了21处微小生活场景、微网服务场景等。此外,社区以小场景的打造为切入点开展了500余次微服务,构建了以单元楼为基础的互助持续体系,让居民从“用嘴巴说”到有意识地组织相关居民开始行动,增强了群众参与小区共建共治的积极性。
华西社区报记者 高昊焜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