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世乒赛混双第二轮中,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前检测环节出现受损,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遭遇类似情况。2024年巴黎奥运会混双夺冠后,他的主拍在庆祝环节被踩坏,导致后续男单比赛被迫使用备用拍,最终爆冷止步32强。
对职业乒乓球选手而言,球拍不仅是工具,更是“肢体的延伸”。主拍与备用拍在重量、弹性、胶皮摩擦力等细节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击球手感。正如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后所言:“备用拍需要时间适应,大赛临时换拍无异于战场换枪。”
关于王楚钦球拍受损的原因,目前有多种说法。其教练肖战和部分球迷质疑是有人故意损坏,但现场记者拍摄的照片显示,裁判放置球拍时胶皮已开裂,基本排除了对手干预的可能。女乒前国手郭焱分析,可能是检测时“牛皮纸袋搓开了胶皮”,尤其在拍头发力位置,导致球拍无法正常使用。还有球迷担心是因为存放环境问题,因为专业球拍对温湿度敏感,若检测后存放不当,可能导致胶皮开胶。
为什么又是王楚钦的球拍受损?“不排除他的关注度很高,裁判对他的好奇心更重。”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当年王皓的球拍胶皮被撕开,就是因为裁判对他的球拍很好奇,这次也有可能是裁判好奇王楚钦的球拍,想看看胶皮下面有什么“黑科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羽啸
一直致力于维护赛事公平公正,并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赛事组织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动员装备的保护,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