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那场山火前,这条山谷生长着稀疏的马桑树。
马桑是一种不成材的树,甚至当柴火都很勉强。唯一让人有点印象的,是它豌豆大小的红色果实,有淡淡的甜味,但吃多了要中毒。说到底,这马桑树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将这条山谷命名为马桑沟,实在是委屈了它。不过,既然已有了这个名字,那就姑且继续这样叫下去吧。
我要说的是,马桑树没必要惦记,马桑沟不应被忘却。
这条我走过无数次的马桑沟,是去学校的一条捷径。如果走碎石公路,要绕半个圈子,走马桑沟可缩短三四里的路程。从冷泉往上,一条小径穿过马桑沟,翻越桐花坡,顺着山脊就可下到碎石路上去。但马桑沟这条捷径比较偏僻,如果不赶时间,我们一般也不走这里。去学校害怕迟到,放学回家再晚也无所谓,所以赶时间一般在早晨。
阳光还未照临,我们已匆匆行进在马桑沟里。因为没人在这里放牧,山谷里的小径没被践踏出坑洼,而且路面还长满了浅草,脚踏其上,软绵绵的,极为惬意。我喜欢这种能吸收泥土气息却不直接触及泥土的感觉——很纯净的感觉。
是的,马桑沟是一条纯净的山谷。纯净到只有花草,纯净到只有沟里的茅草和坡上的桐树。
山谷附近的几座山,经过那场山火,除桐花坡因及时扑灭而使桐树得以保留外,其他地方都被烧得精光。所以,在我的记忆里,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茅草。通常情况下,茅草是和荆棘伴生的,而荆棘容易撕碎我们的衣裳,割破我们的肌肤。因此,我们以前都要避开茅草丛。
但当时的马桑沟山谷里,只有茅草,没有一丁点荆棘。春夏之季,一派青翠。到了秋冬,则是焦黄一片。觉得色彩单调吗?不会!我痴迷于这种纯净。山谷里的茅草非常茂盛,长得比人还高。与其说我是走在山谷里的小径上,毋宁说我是匍匐行进于茅草丛。
上学的日子,无论什么季节,早上总有露水。一路走去,脚底浅草上的露水,小路两边茅草上的露珠,洒落在我身上。露珠凉凉的,总让我感觉并且直接吸纳其中蕴涵的自然之气。不仅如此,整个山谷还笼罩着或浓或淡、或苦或甜的草香。无需大口呼吸,这草木之香可化去我们还未完全消退的睡意,让我们整天都觉得神清气爽。
穿过山谷,向上就是桐花坡了。春夏,桐花郁郁葱葱一大片。风过时,如啸如涛,甚是悦耳。通常是在晚春,谷雨前后,桐花便绽放了。起初只是零零星星,一朵两朵。几天去,便是一簇簇了。
这些雪白的花朵布满枝头,眺望宛如冬之薄雪,所以桐花又有“五月雪”的美名。花期终结时,桐花落英缤纷,或随风而无踪,或坠地而成泥。那些桐花就这么开啊开,飘啊飘,开开谢谢不知多少年。
桐花坡面向西边,偶尔,放学回家,我会离开碎石路,迎着落日,顺山脊爬上桐花坡。静静地伫立在桐树下,眺望。远处,夕阳正一点点坠下。近处,则是马桑沟,已渐渐沉入暮霭。更近一处,就是这片桐花树了。山坡上,总有风吹过,桐树挥舞着心形的叶子,抛洒出雪白的桐花,丢下一颗颗球形的桐果。
在我眼里,茅草、桐花、夕阳……整条山谷,都是那么的纯净。
即使没有上学,我有时也会跑到马桑沟,慢慢地,一遍又一遍从冷泉沟口走到桐花坡,又从桐花坡走到冷泉沟口。有风吹过,整洁的、没有一丝杂质的茅草,就这么偃仰起伏着,山谷里涌起一片草浪。坡上雪白桐花和心形桐叶飞呀飞,一直飞出我的视野。
我还听见纯净山谷的草与草之间、花与花之间摩擦的声响,这声音仿佛在述说着什么,让我继续侧耳,逐渐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