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区长靳地胜
泸州市龙马潭区全景。
恒力(泸州)产业园。
泸州港。
千年水码头,一港通天下。通江达海的泸州港,每日船只来来往往,集装箱装卸不断。繁忙的港口,是城市开放发展的见证。在又一次去泸州港的路上,看到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标识牌以及一辆辆大货车从车窗外闪过,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区长靳地胜的话匣子从“开放”打开了。
他说,龙马潭区只有24岁,正青春。这些年来,包括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内的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在龙马潭境内落户运行,给龙马潭的发展带来不少机遇。近几年,借势借力的龙马潭更是“踩油门”跑出了开放加速度,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上榜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记者:国家级的开放平台和口岸汇聚于龙马潭,怎么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好?
靳地胜:这几年,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泸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泸州港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在龙马潭境内落户运行,平台功能齐备,开放能级显著增强。
有这么一些好的平台和口岸在龙马潭区,我们肯定要把这些功能平台的作用发挥好,做好发展。
在营商环境改造方面,我们学习了浙江率先提出的“最多跑一次”,这几年我们参照经验进行的改造有相当大的效果,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它。
我们还对标深圳的出口退税,因为深圳是中国的开放前沿。泸州这几年在抓智能制造、电子制造产业,很多手机的零部件或整机是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美洲及欧洲的,这些以出口为主的产业,就看重出口退税的效率。以前深圳退税是7至15天,对标深圳,我们做到了5到7天的退税效率。
围绕出口退税的模式,区上各部门,如税务部门、审批局等,创造了一个“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记者:龙马潭作为主城区,怎么做好开放发展?
靳地胜:开放无止境。龙马潭区处于西部内陆,目前初步有了一些国家、省上和市上赋予的发展平台,这为我们带来了机遇。所以不管是在我们的工作报告还是工作部署中,始终是围绕“开放”做文章。开放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开放平台、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所以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要部署“开放”这个点。
比如,川南临港片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在龙马潭区境内有19.99平方公里,我们要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角度来考虑,承接好我们的任务和使命,同时加快地方的发展。这也确实需要制定政策,来支撑大局发展。
我觉得开放不仅是对国外的开放,对国内提供发展机会也是一种开放。平时在抓工作落实、抓招商引资、抓产业培育时,作为基层干部,首先要有这种开放的意识。开放需要思想解放,这很重要。一天到晚说开放,如果思想不解放,不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离开放有差距。
为更好地对接外资企业或外向型企业,我们区上专门引进了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招商引资部门,助力大招商、招大商。
记者:龙马潭在川内是怎么协同开放的?与重庆又怎么协同开放?
靳地胜:龙马潭区这方面的思考也很多,而且落地落实也很有效果。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保税区和泸州港都是协同开放的重要平台。比如,泸州港不仅服务于龙马潭区,更多的是服务于整个西南甚至更远的区域。
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主动走出去,搞协同开放、互利共赢,我们走了全省的很多地方,如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成都铁路港和航空港等,寻求优势互补。现在多式联运很热门,很多货物可以从长江中下游进口,在泸州港上岸,通过铁路运到青白江,或者泸蓉欧班列运到其他地方去。
除了成都、绵阳、雅安和广安等,我们还走访过贵州遵义、云南昭通、重庆以及武汉等地。从统计来看,2019年,我们与46个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建立了开放合作关系,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四分之三。
记者:龙马潭作为泸州最小、最年轻的区,这些年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对标高质量发展,龙马潭的短板有哪些?
靳地胜:龙马潭区经过24年来的发展,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层次不高、开放经济发展较慢、枢纽优势发挥不足、高端要素集聚较弱等短板和挑战。
记者:“十四五”期间,龙马潭又将如何变短板为潜力,化挑战为优势?
靳地胜:这段时间,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讨论龙马潭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大家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是龙马潭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一带一路”纵深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建设长江航运贸易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等国家和区域战略交汇叠加,龙马潭更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龙马潭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开放先锋区的战略统揽目标,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市的规划来搞好规划。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泸州的定位是打造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我们要依托境内的港口、自贸区、综保区等平台优势,着力打造枢纽经济核心区,我们有这个优势和基础。
另外,大力发展一批电子信息、涉水、涉外等相关的产业,我们要培育打造现代开放型产业集聚区;同时,依托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我们在开放创新方面,要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我们的开放在泸州、川南都有条件。
过去,我们经常提城乡统筹发展,但龙马潭不一样,我们没有乡,只有3个镇、8个街道,因此我们提的是产城融合发展,要打造人民城市试验区,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
我们希望通过“十四五”的发展,龙马潭GDP能够达到700亿元,力争实现翻一番。
记者:推动地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点还是造福百姓。龙马潭怎样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靳地胜:当产业发展好了,企业服务好了,相应的就业及民生改善才能提升。龙马潭常住人口50余万人,属于人口净流入区。为了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也总结探索了一些做法,比如产城融合,就是为了不让城市、农村、居民、农民互相独立不关联。
记者:具体是怎么做的?
靳地胜:龙马潭区从2010年底开始,所有辖区全部开通农村公交,由区上的国有平台公司收购民间的公共交通公司来运营城乡公交,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在龙马潭区,老百姓只需花两元钱,就可以坐全域城乡公交。
老百姓关注的教育,最近四年我们投入了大概16亿-18亿元,同时我们还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在龙马潭区办学,满足老百姓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另外,从2021年到2025年,我们还规划建设二三十所学校,投入50亿元的资金。如果教育这一块不跟上,经济容量再大,老百姓也不会满意。当然,不仅仅是办学的规模上去了,还要体现教育的质量,过去几年我们提倡均衡发展,今年我们提倡高位均衡发展,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疗健康这一块,龙马潭区按照市上的部署,从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开始,并结合全民预防保健做了另一个探索,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过去老百姓习惯去大医院、三甲医院看病,我们加大投入,建立远程诊断平台,比如乡镇医院和区上的人民医院与大医院搞远程诊断。当然,远程诊断重点是针对疑难杂症,老百姓不离开当地,减少“折腾”,同样可以享受优质医疗、专家服务。
龙马潭还实现了全域供水、电、气。辖区内98%的老百姓都喝的是长江水,这些水是安全、可保障的水。城乡用电也是无差别的国网的电。供气方面,区内的供气公司不只一家,我们尚在规划中。龙马潭区农村多数老百姓都在烧天然气,这也是对生活品质和环境都比较好的一种资源。
除了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供气、供电、供水等方面,我们现在也鼓励老百姓就近就业,提出了“全域就业,就在家乡”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