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独行医侠”黄维不再独行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需“拥抱”年轻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独行医侠”黄维不再独行

他组建的公益医疗救援队已有17名队员

黄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1月8日,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医生办公室,坐在里边靠墙位置的黄维,聚精会神地看着病人的CT影像资料,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着诊断报告。
  他是病人眼中身穿白大褂、戴着蓝色口罩的一名普通医生。因为一年前的援鄂之旅,他也是受人敬佩的“独行医侠”。
  但今后,他可能不会再“独行”——他组建的公益性医疗救援队,如今已有17名志同道合的队员,随时准备“即刻救援”。

被荣誉和掌声包围“最好的感觉是‘被需要’”

  虽然已经过了将近一年,但黄维回忆起2020年1月31日,一人一车,用17小时驾驶1200多公里,赶到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的支援行动,仍然记忆犹新,尤其是家人的不舍和惦念。
  2020年11月,“独行医侠”黄维被评为“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一年来,他多次被地方或单位、组织评为优秀个人。
  黄维曾在大邑县一家卫生院工作,2019年11月1日,正式在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上岗。还未和医院同事完全熟络起来的黄维,因为“特立独行”的援鄂之举,仿佛一夜之间在医院出了名。“当时他来医院工作才两个月,我们对他还不算特别了解,他出发前两天听说他想去武汉支援,让我们惊讶的是说去就真的去了,当时大家对新冠病毒的情况都不明晰,他一个人开着车就去了武汉,让我们特别佩服他的精神和勇气。”沙湾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赵柳说。
  “一次援鄂行动,让我得到了很多奖励和荣誉,这是我意料之外的。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一己之力,我认为这个比奖状和荣誉更值得骄傲。”黄维说。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江夏区中医医院成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1月28日,在医学影像交流微信群中,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在群里发布求助信息,医院急需医学影像方面的人员支援。黄维看到后立即在群里回应:“我有时间!有需要我马上来!”
  “当时我了解到,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影像科23名医护人员,其中7名诊断医师就有4名正在隔离。3名诊断医师连轴转,巨大的工作负荷让我很担心他们的身体。抗疫一线有需要,恰好我是专业对口的医生,义不容辞,我必须上!”回忆起武汉两个月的战疫经历,黄维称“恍如隔世”,这一份“被需要”,让他感觉自豪且幸福。

不再“独行”“我要组建一支公益医疗救援队”

  “无论是非典、地震,他都是第一时间冲向一线,包括这次去武汉,我没有阻拦他,因为我知道是拦不住他的。”黄维的妻子孟丽君说。2003年医学专业毕业的黄维还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工作,在一线待了一个月。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大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震后三四天,就去了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增援,后来又去了一个专门运送伤员的机场帮忙。
  “平时也会做一些公益,我想这一切是受我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黄维的父亲曾是四川古蔺县的一名“赤脚医生”,同时还是村支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父亲为人清廉,同时还是个热心肠,大家都觉得他很耿直。”
  如今,“独行医侠”黄维正在筹备一支公益医疗救援队,从孤军奋斗到团队作战。“援鄂之行结束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在江夏区中医医院的两个月有哪些做得还不足。同时我也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如果有一支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灾难发生时,就能在一线搭建一家小型的临时医院。”
  黄维给救援队已经起好了队名:“即刻救援队”,救援队已有17名队员,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川军”,队员们是来自川内各医院的内科、外科、医学影像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即刻救援队伍是公益、非盈利性质的,主要针对突发情况下,入院前患者的现场救治以及中途的转院搬运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他都在利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忙着“即刻救援队”的筹备工作。他期望在下一次“上战场”时,自己不再是“独行医侠”,而是以救援队伍一员的身份,和一群“医生侠客”们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