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春运将成为疫情防控“大考”
浙江诸暨多项暖心举措鼓励外地员工留下过年。新华社发
全国29个省、区、市倡议就地过年。图据央视
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多位专家表示:春节将至,城乡之间人员流动加大,要筑牢疫情基层防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根据当前国内多地报告的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患者年龄大、农村比例高等特点,有的地方出现了社区传播、多代传播,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春运是目前疫情防控面临的一次‘大考’。”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说,和城市地区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薄弱,防控能力相对较弱,这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王斌呼吁,广大公众春运期间要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出行,如果一定要出行,则要关注交通旅游信息等,并注意错峰出行,全程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密集场所。一旦发生可疑症状之后也不要慌,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去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截至1月12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倡议“就地过年”。过年要不要回家,引发无数人热议。
对于“就地过年”,网友表示理解,但也“心情复杂”。有网友说,“就地过年是为了一家的平安”“理解疫情防控难处”“只要情在,哪儿都有年的味道”。也有网民说,“道理我都懂,但还是想回家”“如果五一能调休,那我不回家就没有怨言”“再观望一下吧”。
截至1月11日15时,已有29个省、区、市倡议就地过年。北京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多个省份发出倡议,主要内容为外地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本地居民“非必要不出省”“各企事业单位错峰离岗返乡、实行弹性休假制度”等。
为了让“就地过年”更方便、更充实、更愉快,不少地方和部门“想在前面”“诚意满满”。铁路部门与各大航空公司近日开启免费退改签服务;疾控中心通过流调为市民营造安全活动空间;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市提出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当然,春节期间的拜年需求、物资供应等后续保障措施仍需要更加细致的服务,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力,解群众之所急,让倡议能落地。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是小事,在外打拼了一年的人们期盼着在这个节日里和家人团聚。然而疫情防控万不可松懈,只有慎始如终,才能不功亏一篑。“就地过年”是为了保障自己、家人和全社会的健康,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团圆。
为减少因人口流动产生的疫情防控风险,同时稳定企业生产,近期全国多地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鼓励企业春节留员工过年的举措。一些企业也积极响应,发红包、付房租、包吃住、送流量……用真心实意留下员工过年。
记者近日在用工大省浙江走访了相关企业。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有2400多名员工,其中外地员工占比超过80%。
公司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冬根介绍,进入2021年以来,公司一方面加强了防疫物资的储备和进出人员的管控,另一方面响应号召,推出实招鼓励员工在杭过年。
“我们给所有员工准备了超市购物卡,还将在节前、节后派发过年红包、开工红包。大年初二还会给留在杭州过年的员工发放年货,恭贺新年。”刘冬根表示,春节前后的工作日里,集团各个事业部还会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工作补贴,让员工更有干劲在杭过年。
45岁的装配工人叶国栋往年都要返回老家农村过年,今年他和妻子商量打算留在杭州过年。“回老家‘年味’肯定更足,但路途中也还是有风险,万一出了状况要隔离就更划不来了。现在也很方便,打个电话、视频上拜拜年都可以。”叶国栋说,他会考虑在年后合适的时候,错峰回老家。
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但陕西人杨明明已经早早收到了年货。决定留在公司过年的他,收到了父母从汉中老家寄来的牛肉干、腐乳、土鸡和腊肉。“无论是生活还是防疫,我们觉得公司的保障做得很到位,留下来生活也没有什么不方便。”杨明明笑着说。
“预计今年春节期间企业的支出费用可能增加30%。但留员工过年是为了更好地生产,也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我们认为这钱值得花。”刘冬根介绍,根据最新的摸排,东华链条目前有超过1200名外地员工愿意留在杭州过年,且愿意留在杭州过年的员工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为此集团总部和各个事业部安排了50余人的团队,统筹协调、保障员工留杭的工作生活。
除了物质上的关怀,一些企业还关注到员工的精神生活。为了让留杭员工在春节期间“有处可去”,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在员工宿舍楼里专门打造了运动室和休闲室。
“今年我们有七成员工主动选择在杭州过年,大家对此都很理解,我们也将在年后尽量给员工安排调休,弥补无法返乡过年的遗憾。”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艳荣说。
引导“就地过年”,各地频频出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留下多赚四五千”,真真是话糙理不糙。疫情防控,大局为重。各个城市“花式”留人过年,也算是费尽心思、周到贴心了。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春节期间人群跨地域大规模流动,必会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基于切断病毒传播链条的考量,号召“在工作地过年”“减少出行”,是合情合理的。多个省份出台举措倡议“就地过年”,也是落实属地责任、凝聚抗疫合力的体现。都知道“要留人”,但具体“怎么留”,终究是个技术活。简单粗暴的“强留”“硬留”,必定不得人心。凭诚意留人、凭本事留人,才可留人又留心。
应该说,当下多方“合力留人”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就地过年”,若是能精心准备、用心经营,那么这个年也完全可以过好、过精彩。留人过年,“经济杠杆”绝不是全部。更重要的,还是要全方位做好春节期间城市的物资供给、服务保障,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提供多元的文化娱乐。“就地过年”,并不是简单重复2020年初“宅家抗疫”的模式,而是要在防疫常态化的当下,创造条件、尽一切可能,满足公众对于“年”的想象与期许。
能让多少人自愿“留下来过年”?让人们留下来后“过个怎样的年”?这其实是对各个城市公共治理能力的一次突击考试。能不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