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主持开幕会并宣布开幕 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柯尊平邓小刚姜平出席 审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 王树江冯键分别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华西都市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佳李淼张庭铭任鸿)1月3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齐聚一堂,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大计。
大会应到代表886人,实到846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开幕会执行主席彭清华主持开幕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开幕会执行主席黄新初、王宁、王铭晖、陈文华、叶壮、刘作明、包惠、焦伟侠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会议听取了代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还就《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关于四川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四川省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代表审查。
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西部战区副政委兼西部战区空军政委姜平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彭清华宣布: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代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由三部分组成: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考虑;2021年工作安排。
黄强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治蜀兴川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省经济逐季回升、稳定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增长3.8%、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58亿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8.6%。
报告回顾和总结了一年来政府所做的工作: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力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着力培育现代产业,深入推进全面创新和改革开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大局稳定,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黄强说,五年来,我们深入践行初心使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着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美丽四川展现新面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新提升。过去五年,我们历经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报告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纲要草案》从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民生福祉、治理效能六个方面,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展望2035年,提出四川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描绘了经济、科技、法治、文化、生态、开放、民生等方面的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并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从14个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谋划安排。(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