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四川定下目标:GDP增长7%以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四川定下目标:GDP增长7%以上

制图/杨仕成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如何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了代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
  今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主轴城市形成1小时通勤圈

  毫无疑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今年四川的工作重点之一。
  “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黄强说。
  加强川渝协同联动。强化极核和主干功能。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大力发展成都都市圈,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抓好成渝主轴发展。畅通主轴通道,提升主轴城市内联外通水平,形成1小时通勤圈,做强节点城市,主动承接双城辐射,带动成德绵眉乐雅广攀、成遂南达、攀乐宜泸三大经济带加快发展。
  同时,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环成都经济圈,促进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与重庆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撑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促进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攀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大保护大治理,做强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2021年,四川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基础设施集群,争创国家实验室。布局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大力推进军民协同创新。深化与央属军工集团合作,建设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推动国际核聚变科学中心落户,推进医用同位素试验堆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北斗卫星应用示范,培育壮大通航产业。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努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实施100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支持一批重点帮扶县发展

  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
  在谈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黄强说,四川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促进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启动综合交通万亿工程

  在扩大有效投资上,今年要深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三年行动,扎实抓好700个省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建设。
  启动综合交通万亿工程,建成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汉巴南城际铁路、宜宾至攀枝花沿江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乐山机场、康定至新都桥高速公路等项目。
  抓好中国“气大庆”(编者注:油气当量相当于大庆油田)和金沙江、雅江、大渡河水电基地等能源项目。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五横六纵”生态水网。
  加快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开展应对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

  要牢牢兜住基本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创业就业服务。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畅通社会救助渠道,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在社会事业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等。今年,全川将新改造6000个城镇老旧小区。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黄强说,要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抓起,努力让全川老百姓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做攻坚克难的战士、冲锋陷阵的勇士,用铁肩膀挑起硬担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