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制图高翔
1月30日,省两会审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其中“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勾勒出四川发展的蓝图,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蓝图绘就,一个更强、更美、更好的四川跃然纸上。在这些发展目标指引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方向更明、思路更清。
翻看《纲要草案》提出的发展目标,两组数字让省人大代表、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感到振奋。一个是经济总量,提出未来五年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一个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未来五年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35年比2020年翻一番。
“将总量和人均并提,既蕴含速度要求,也彰显质量取向。”他说,四川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经济总量排名虽然靠前,但人均水平不高也一直是短板所在。补齐短板,经济发展质量才能更高。
从这个目标中,他看到了压力,更看到了动力。“实现目标在于四个‘高’:推进高质量投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保障民生。”吴明禹说,四川目前的发展态势很好,体量大、速度快以及质量高的趋势和优势会越来越显现,“我对达成目标非常有信心。”
稳固农业基础、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各项目标之中。
《纲要草案》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包括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等。这方面的内容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裁阮江的高度关注。“把农业产业做大做精做细,多一些专业化特色化的布局,这是一种思路,也是一个目标。”阮江说,自己对目标达成非常有信心,这份自信来自于当下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纲要草案》中的这一表述,让省人大代表、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张芷恩连连拍手叫好,“四川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如今有了规划上的支撑,可以说是赋予了新的发展动能,这对我们科技人员来说是巨大的鼓舞。”
谈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基本建成”的目标时,省人大代表、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表示,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是回应群众新的期待,也是对文化企业定下的发展方向。“要把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要靠整个行业的人奋起拼搏,加强内容生产和人才储备等,持续助推整个产业的充分发展。”
“非常欣喜地看到了我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中的不少内容都有纳入《纲要草案》。”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唐经天说,这为下一步做好我省青年发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就是抓好工作落实,比如进一步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设省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综合阵地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 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