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2020年四川法院工作有哪些亮点?
  •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0年四川法院工作有哪些亮点?

诉源治理、执行工作成效如何?听听省高院院长王树江怎么说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

  1月30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向大会作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对2020年四川全省法院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工作打算做了梳理。
  2020年,四川法院最突出的亮点工作是什么?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如何?执行工作有何经验做法?报告会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针对以上问题,他一一作出回复。

最大亮点是审判质效的提升

  

记者:

2020年,四川法院亮点工作有哪些?
 

 王树江:

2020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
  主要体现在:围绕“六稳”“六保”等推进服务大局实质化,服务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违法犯罪,推进更高水平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
  如果要说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应该是审判质效的提升。2020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34.18万件,同比下降1.36%;审、执结130.81万件,同比上升2.87%;结案率、结收比均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前列。同时,全省法院未结案件数同比减少62.03%。
  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我们强力推进积案消减,各级法院院领导带头办理案件、推动一批长期存在的“老大难”案件依法办结,广大干警夙夜在公、加班加点,只为让当事人权益尽快实现、让法律权威得以彰显。

诉源治理构建起“省级统筹”

  

记者:

诉源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四川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王树江: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全省法院坚持党政主导、多元共治、司法推动、为民便民总体原则,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助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始终坚持在党委主抓下开展诉源治理,法院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改变了法院“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诉源治理大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是报请省两办出台诉源治理指导意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以及法院诉源治理和衍生案件治理等文件,构建起诉源治理“省级统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三是联合省级相关部门建立工程建设领域司法执法联动机制,联合金融监管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实现重点领域齐抓共管,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纠纷。
  四是探索运用“五老调解”“驻村法官”“彝区德古调解”等特色方式,培育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同时,我们通过提升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深化“分调裁审”和繁简分流改革,强化审判质量保障。2020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缩减6.50个百分点,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90.34%,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

巩固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

 

 记者: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验收中,四川三级法院均达到指标体系考核要求,一次性全面通过验收。四川法院在执行工作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王树江:

去年我们继续巩固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一是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出台打击拒执犯罪立案标准和证据标准,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嵌入公积金贷款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自动拦截惩戒,实现对全省范围被执行人不动产、住房公积金、工商、税务信息的全覆盖在线查询,173家在川银行全面实现网络查冻扣一体化,网格员协助执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创新执行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三统三分、三区六化”运行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执行指挥调度体系;推广应用“移动执行”“阳光执行”,研发智能应答服务系统,实时公开执行进度;探索建立“1+N”一体化新型考核机制,为全国法院执行管理贡献四川智慧,获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充分肯定。
  三是持续深化执行专项行动。比如连续10年开展“司法大拜年”活动,让农民工等申请执行人安心过好年;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联合开展涉金融债权案件专项执行行动,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开展拖欠中小企业债务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等。
  2020年,限制高消费28.97万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0.10万人、罚款1044万元、拘留1547人、判处刑罚80件94人,让失信者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