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要闻-
A2要闻
  • ·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 ·深刻汲取教训认真检视问题 坚决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翻身仗
  • ·2020年成都税收收入超2900亿元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0年成都税收收入超2900亿元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税收规模排名稳居第4位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2月3日,2020年成都税收数据出炉,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获悉,2020年成都市税收收入超2900亿元,增速与成都市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协调。
  此外,多组数据反映,经过一年的历练,2020年成都市经济仍然坚韧。经济运行加快恢复,多个支柱行业收入正向增长,产业功能区动能不断集聚。

经济稳步向好
税收收入超2900亿元

  2020年成都市税收收入超2900亿元,占全省税收比重的51.5%,在全省的“主干”地位作用突出,增速与成都市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协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税收规模排名稳居第4位。纵观“十三五”期间,成都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税务部门组织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成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近八成,比“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高2.6个百分点。
  同时,税收走势体现出2020年成都市疫情防控科学有效、复工复产快、经济韧性强。全市税收增速自3月份触底,4月回升,5月首次回正,7月起连续半年实现单月正增长。

综合零售业增长8.4%
多个支柱行业销售收入实现正增长

  聚焦各行业来看,全市各主要行业销售收入实现正增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房地产、制造、金融、批发零售等支柱行业全年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5.6%、8.1%、10.8%和7.0%。其中,软件信息业全年销售收入增长37.2%,增速领先各主要行业,加快催化“互联网+”等新应用、新场景升级。
  从增值税入库数据看,疫情未降低成都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需求逐步释放。购物场景恢复较快,大型商场、超市等综合零售业增长8.4%;疫情深刻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增加了居家时长,日用家电、计算机(包括软件及辅助设备)、通信设备等销售业分别增长22.9%、8.8%和1.6%。随着一系列新消费的涌现,消费金融服务业增长56.2%。

66个产业功能区
实现成都市近半税收收入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税收数据同样透露出成都市产业发展的特点。2020年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集中了20.9万户企业,比2017年增长47.2%,实现了全市近半(48.1%)的税收收入。
  东进、南拓区域税收占比分别为14.4%和28.4%,比2019年提高0.4和1.9个百分点,产业热度不断提高;中优区域税收占比为37.2%;西控、北改区域税收占比分别为10.7%和9.3%,产业布局加快重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