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闯出特色产业路 凉山三河村脱贫换新颜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新房宽敞、公路修到家门口、收入大幅增加……

闯出特色产业路 凉山三河村脱贫换新颜

▲2019年2月,三河村村民集中搬进期盼已久的新家。

◀2020年7月,吉好也求一家在新房前合影。

◀三河村新居。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摘自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讲话

  “虽然买了货架,小卖部开始像模像样,但目前售卖的东西不够全面,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大家还得去乡里买。”2019年,村民吉好也求开起了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第一家小卖部,接下来几年,他打算把小卖部规模继续扩大。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先后走进吉好也求等2户贫困家庭看望,饶有兴趣地听吉好也求10岁的女儿吉好有果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带头鼓掌。
  3年过去,吉好也求家变化很大。曾经,他家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现在已超过万元;吉好有果也从乡中心校转学到了西昌的学校,就快要上初中。吉好也求说,接下来他会更加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争取把他们都送进大学。

新房宽敞公路修到家门口
村里有了第一家小卖部

  1月30日,吉好也求家来了客人。大人们忙着杀鸡、煮肉,吉好有果和弟弟、妹妹也帮着做些简单家务事。整个上午,家里忙碌且热闹。
  下午,大人们好不容易忙完手里的活,围坐在火堆旁拉起了家常,没休息一会儿,吉好也求家的小卖部就迎来了客人。
  以前,村里交通不便,房屋低矮狭小,没法开小卖部,大家想买点柴米油盐,得花半个小时到乡上去购买。
  2019年2月11日,三河村村民们搬新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吉好也求的新家有100平方米,有一间客厅、三间卧室和独立的厨房、厕所、储物间,屋外是一个大大的坝子。
  搬家后,平整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家里也变宽敞了,吉好也求想着开 一个小卖部。2019年,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在他家开张。
  吉好也求说,小卖部卖的东西,是由县里的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只需要告诉他们小卖部的需求,不到半天时间,货物就能送到。
  刚开始,小卖部规模很小,卖一些小零食、饮料、盐、面等,只能基本满足村民们的日常需求,货物就堆放在卧室墙角。
  没过多久,吉好也求便将小卖部移到了储物间,为了方便存放东西,还买了冰箱和大大的货架,小卖部的规模一下子变大不少,不仅能存放更多货物,连商品的存取也变得更方便。
  由于上午要劳作和处理家务,吉好也求家的小卖部一般在下午开始营业。人们忙碌了一天后,便会到小卖部买点零食、饮料,三三两两聚一聚,解去一天的疲乏。这时,他家屋外的院子,就会变得热闹。
  吉好也求说,小卖部生意零零散散,但一个月能为他家带来两三千元的收入。
  才送走买东西的客人,吉好有果和妹妹一溜烟跑进小卖部,找起零食。吉好也求说,开了小卖部,家里几个馋嘴的孩子最开心,“平时孩子在家时间少,就随他们去吧。”

去西昌读书很适应
这学期的成绩应该不错

  去年4月,吉好有果和弟弟、妹妹一起到西昌的学校读书。回家路途遥远,妈妈就在西昌租了个房子,专职照顾他们。
  吉好有果说,和乡中心校比,新学校很大很漂亮,条件好了不少。新学校里,学习更紧张,空闲时间几乎没有,压力也比以前大。她说,不过还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
  去年国庆中秋假期,读小学5年级的吉好有果回到村里,当起了村里其他小朋友的“老师”,她带着小朋友们听写,还给他们改作业,纠正他们的错误。
  1月20日,学校放寒假,吉好有果和弟弟、妹妹离家几个月后再次回家。乡村巴士一路向前,直接停在了家门口。刚刚结束的这一学期,他们表现都不错,获得了不少奖状。客厅正中央的墙上,是他们贴奖状的地方。一进门,红红的奖状贴了一排又一排,很醒目,很漂亮。新获得的奖状被贴在最下面,一些之前贴的奖状,因为胶布年久失效,有了脱落迹象,他们又拿来胶布,重新粘牢。
  这学期期末,吉好有果的妹妹吉好有莫语文考了59分,数学考了69分。吉好有果说,虽然分数不高,但由于妹妹年纪比较小,不太适应新环境,期末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吉好有果的期末考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不过她并不担心,“成绩应该不错。”
  吉好有果说,在新的班级里,她得到了许多帮助,她希望自己的成绩排全班第二,“因为,我想让我的朋友们都考第一名。”

就近务工收入可观
想把孩子都送进大学

  “一开学,孩子们就得回学校了。”吉好也求说,别看现在家里热热闹闹的,假期一过,家里就只剩他一人,空荡荡的。他说,大女儿快要上高中了,吉好有果也快升入初中,他现在只想好好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条件,让他们好好读书,都考上大学。
  近两年,村里有很多项目陆续动工,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工地上有活时,吉好也求会去工地打工,一天近200元的工钱,他很满意。他说,以前一家人的收入基本靠传统种植养殖,想要打工,得到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还不一定有活干,现在不出村就能找到活做,还能照顾家里,太方便了。
  除了在工地上打工,吉好也求还在家里养了猪、牛、鸡和30多箱蜜蜂,平时也种种地,一年下来,加上小卖部的营收,收入颇为可观。他算了一笔账:以前他家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现在已超过万元。
  由于妻子在西昌照顾孩子,吉好也求一人在家既要做家务,还要劳作务工,有些忙不过来。他说,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打算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如果有多余的精力,会考虑再养些牛和猪。不过,他打算把小卖部规模继续扩大。他说,“虽然买了货架,小卖部开始像模像样,但目前售卖的东西不够全面,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大家还得去乡里买。”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综合帮扶队队长、原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说,如今的三河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都已建好,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已全部达标,村民的收入都增加了。“过上好日子没有一点问题。”他说。
  在三河村村史馆,一组数据展示了脱贫攻坚以来三河村的巨大改变:曾经的困难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3100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11245元。
  此外,村里还通过种植、养殖光叶紫花苕、花椒、土鸡、乌金猪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农民夜校、网校等提升村民技能;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并支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2019年,村里劳务收入达364万元,实现年务工人均收入2.14万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