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护肤、量子肥料……
2019年下半年,宣称“量子波动速读”、“一分钟阅读10万字”,打着高科技旗号贩卖伪科学的“神童”培训班被媒体曝光后,“量子波动速读”成了荒诞的代名词。 图据央视
“量子能量波与人体生物电和谐共振,深层滋养细嫩肌肤”“利用量子纠缠原理让庄稼多吸肥,害虫不能产卵”“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阴和阳,科学地解释了风水”……
作为创新产业的“明星”,量子科技近年来备受关注。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冒出2000多家各类“量子企业”,将量子力学原理与化妆品、农业、食品、服装、汽车等传统产业“嫁接”。这些企业究竟是体现了产业市场潜力的新动能,还是蹭热点的“伪创新”?
量子水、量子项链、量子烟盒、量子眼镜、量子手机膜……在电商网站上搜索,各类“量子商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商品的共同特点是价格不菲、“功能强大”,其关于“科学原理”的神奇描述更十分“吸睛”。
“你的细胞每天都在损失能量!”一款量子面膜产品宣称,可以释放量子能量波,利用频率共振原理,与人体生物电和谐共振,改善微循环,深层滋养细嫩肌肤,“净亮肤色,紧致皮肤,让你变身‘冻龄’女神!”
记者发现,一些所谓的量子商品还纷纷不断提升“理论”新高度。
比如,华北某省一家化肥企业推出的“量子生物菌肥”声称应用了量子纠缠原理,“将量子能与农作物产生共振”,把大分子变为小分子,从而把肥料利用率提高到90%;还能利用振动原理,使害虫不能驻足产卵,从而达到驱虫功效。
而华南某省一家“量子堪舆研究院”的创始人则自称,从量子理论中找到了风水的“科学依据”。
“量子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就是阴阳风水中的‘阳’,粒就是‘阴’,这就是风水为什么会起作用。”他不无得意地表示,这使他从理论高度上超越了同行,达到了行业顶峰,“很多风水大师说得头头是道,但最后问为什么却说不出来,而我解决了根本性问题。”
“面膜+量子能量波”“肥料+量子纠缠”“风水+波粒二象性”,这些宣传可信吗?
“量子能量波是生造出的词,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确实是量子物理名词,但用在这里是生搬硬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物理学博士、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世彪说,目前,真正的量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主要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其他领域还没有实用化。打着“量子+日用品”旗号的,一般都是蹭概念、讲故事,甚至可能涉嫌诈骗。
如何辨识一件商品到底有没有用到量子科技?专家表示,这要看它有没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叠加性等特性,如果没有用上就是在蹭概念。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是,记住现阶段量子科技还没有应用到大众生活就可以了。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表示,像量子水、量子鞋垫、量子眼镜等等,都是利用新的概念炒作,“量子科技到现在,还没有让老百姓可以用的产品,短时间内也做不到,不可能很快就达到能进入千家万户的水平。”
郭光灿说,量子科技的门槛很高,现在要做一个有用的专业性仪器设备还很困难。“量子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种新技术,会提高人类的生产力,但这需要一个很长、很艰苦的过程。”
量子力学理论曾引发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出半导体、激光、计算机等重大应用。新世纪以来,量子新技术密集涌现,预示着“第二次量子革命”已进入起跑期。
当前,量子科技处于从科学探索到产品研发的“产业前夜”,而“量子企业”的创办也成为热潮。
记者从天眼查等平台了解到,仅过去一年,全国就成立了各类“量子企业”2100多家,这些企业要么冠名以“XX量子公司”,要么在经营范围内注明量子类产品。
很多“XX量子公司”的主营业务与量子科技并无关系,比如量子建筑公司、量子物流公司、量子体育公司。有一名创业者注册了9家公司,将8家冠名“量子”,分布在采矿、农业、旅游、咨询、养老等行业。
如果说这类企业还只是在名称上赶时髦的话,另一类企业则在明显不具备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在经营范围内注明“量子”,动机令人生疑。比如,一些商贸公司的经营范围也称包括“量子科技研发与应用”。
“量子是前沿科技,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具备研发能力。”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是全国量子科技企业最多的省之一,但目前也只有13家真正的量子企业,加上配套关联企业,也只有40多家。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了以“量子科技”为噱头的违规企业,涉及违法广告、虚假宣传、营销欺诈等,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
记者从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在注册企业名称和填写经营范围时,“量子”并不是被列入负面清单的词汇。新事物的出现具备两面性,市场监管部门持包容审慎态度。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胜利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中都明确,消费者因虚假宣传权益受损可索赔。一旦入了假量子的“坑”,可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也可依法维权。
“新行业出现一些泡沫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任由‘李鬼’炒概念、挣快钱,不仅败坏产业形象,还可能挤占市场和资源,逆向淘汰真正的量子企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半导体量子芯片”首席科学家郭国平说。
“瘦肉精”问题羊肉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河北青县县委、县政府于当晚9点半开始,连夜开展封控排查处置工作。截至16日上午8点,在涉事养殖户回成杰养殖场饲料中检测出“瘦肉精”阳性,对新兴镇21.9万只存栏羊的抽样送检以及全县所有肉羊养殖户的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介绍,青县共有养殖场664家,存栏育肥羊48万只,全年出栏70万只;共有屠宰厂4家,年屠宰量50万只。此次曝光的涉事企业位于新兴镇,这个镇共有规上养殖场(1000只及以上)160家,存栏21.9万只。其中,养殖户回成杰所在的代庄子村142家。
青县成立了案件调查组,公安等部门对曝光的涉事企业河北天一肉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代洪茹、负责人代峰以及养殖户回成杰进行控制,连夜追查“瘦肉精”来源和问题羊肉流出情况。就地封存河北天一肉业屠宰场羊肉,对仅存的9个羊腔抽样,抽取2个混合肉样,“瘦肉精”检测结果待出。封控排查养殖户回成杰养殖场,对存栏羊和饲料抽样,在饲料中“瘦肉精”检测出阳性。同时,按照3%比例正在对新兴镇4个村养殖场、21.9万只存栏羊抽样,部分抽样已送检,1例为疑似阳性。
目前,抽检和案件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青县多部门和乡镇组成的100余人联合执法队伍,正在排查全县范围内所有肉羊养殖户,严防问题羊肉流出县境。青县纪委对疑似通风报信的村支部书记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案件调查组入驻乡镇,按照行业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对相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开展调查。对于查实的涉事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青县县委、县政府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查清瘦肉精来源和去向,依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废旧钢筋一夜翻新成为“瘦身钢筋”,一年就有上万吨黑心钢筋流入工地。“3·15”晚会曝光了“瘦身钢筋”的黑幕。
3月16日,广东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潮州市场监管”通报,3月15日晚,潮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市系统集中收看“3·15”晚会。针对晚会曝光的“废旧钢筋一夜翻新,大量黑心钢筋流入东莞、潮州、揭阳等地市场”问题,潮州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连夜部署开展调查。同时,迅速与揭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确保及时获取问题线索,迅速开展执法行动。
通报称,截至3月16日上午,已初步排查出潮安区1宗涉嫌销售揭阳问题钢材案件线索。
揭阳、东莞两地也对外通报了“瘦身钢筋”的查处情况。其中,揭阳市通过“揭阳发布”对外通报称,连夜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有关单位参与的联合专案组,迅速赶赴涉案地点开展查处行动。目前,专案组已查封有关涉案场所,查扣问题钢材一批,控制涉案人员15名,并加紧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