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尼雅遗址:传说中的精绝古城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尼雅遗址:传说中的精绝古城

佉卢文木牍。杜飞摄

  □项木咄
  1900年,一位名叫斯坦因(M.A.Stein,1862年-1943年)的英国考古学家,从印度经过克什米尔地区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第一次中亚探险,从此揭开了精绝古城发现的序幕。
  1901年1月,他和探险队结束了第一次探险,来到了尼雅河绿洲。


外国探险家发现尼雅遗址

  在日后出版的《沙埋和田废墟记》里边,斯坦因这样描述尼雅河绿洲:尼雅绿洲是由沿着从苏喀克附近山上流下来的小河两旁一系列小村庄和乡镇组成的,小河的上游叫作乌鲁克沙依峡谷河。下午3时以后,我来到了耕作区西部边缘的康沙利小村庄,再行2英里,就进入了尼雅巴扎所在的中心村镇,受到了当地伯克代表的热情接待,并且在街口附近一家巴依的房子里为我们准备了满意的宿处。当天正赶上尼雅巴扎每周一次的集日。虽然已近黄昏,可是在这长约八分之一英里的狭窄街道两侧,棚舍前仍显出一派热闹景象。巴扎上摆着很多从和田运来的干果和糖果、葡萄干,还有中原出产的茶叶及各种调味品,优质核桃和一种淡红色的葡萄则是当地出产的。人们似乎都正忙于为了过好开斋节而选购这些奢侈品。
  尼雅绿洲,现在是民丰县城所在地。这是一个处于沙漠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大约只有两万左右的人口。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尼雅河的水源和绿洲的土地为生。
  斯坦因的一位名叫哈桑阿洪的驮夫在“巴扎”上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名叫伊不拉欣的当地农民从北方沙漠里带回来的两块写有字迹的木板。当他们把这些木板拿给斯坦因看的时候,精通八国语言、极具语言天赋的斯坦因立马认出,这些歪歪扭扭的文字,正是一种叫作佉卢文的印度古文字。
  说到佉卢文,现在可能没几个人听说过。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秦汉时期,佉卢文是一种在中亚地区广为流通的文字。就目前所知,佉卢文最早的遗迹,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犍陀罗(中心在今天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地区)时颁布的摩崖法敕。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当时的古印度贵霜王朝国力强盛,佉卢文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迅速渗透到了丝绸之路的各个角落,成为当时流行的通商文字和佛教文字,还一度流传到了当时的洛阳。
  这种文字的书写也很有趣,它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写,看上去就像蝌蚪。《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这部小说,其中有一幕就是探险小队进入昆仑山裂缝里寻找九层妖塔,在崖壁上发现了“鬼洞文”。这鬼洞文写得歪歪扭扭,其实原型就是佉卢文。再后来,随着贵霜王朝式微,佉卢文在公元四世纪中叶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直到1837年才重新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破解。
  消失的神秘文字在新疆地区重新出现,敏锐的斯坦因立刻嗅出了其中暗藏的玄机。
  于是他按捺住自己的喜悦之情,买下了这两块木板,并不失时机地邀请伊不拉欣当他们的向导,并且保证,如果他能够把他们顺利带到发现木板的地方,就可以得到一笔优厚的报酬。
  连续几天的艰难跋涉,探险队经过了红柳树与野白杨林地带,路过了一个个专为礼拜者设置的避荫之所,穿过了一望无垠的低沙丘,终于在一片地势较为开阔的地带,见到了伊不拉欣之前捡到木简的地方。
  从斯坦因后来留下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记录中,我们发现这里应该曾是一个古人的居所。因为年代久远,房屋内堆满了沙子,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隆起的小台地。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所有的东西似乎都保持着原先的模样:房屋的立柱、门板、窗户,甚至屋外的栏杆,都摆在当年的位置,安然无恙;屋内的一些生活用品,比如陶器、铜镜、钱币等,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更让人震惊的是,居所的储藏室里竟然堆放着厚厚的谷子,细细瞧的话,还能看到谷子上金黄色的绒毛。而斯坦因此行主要的目标——佉卢文书,一整叠一整叠地摆放在屋内的墙壁旁。
  这实在是个伟大的发现。斯坦因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花了半个月时间,兴冲冲地装了满满十几大箱子文物,全部运回了英国伦敦,其中就包含595件佉卢文木牍和汉简、皮革文书。
  别看这数量听着不多,但却超过了当时已发现出土的所有佉卢文的总和。除此之外,斯坦因还带走了数量巨大的木、铜、陶、金、玻璃器和纺织品等遗物。
  因为这片废墟位于尼雅河畔,斯坦因把它命名为“尼雅遗址”。
  等等,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提到的都是尼雅遗址,开头聊的“精绝古城”去哪了?其实,这“精绝古城”,就是斯坦因发现的尼雅遗址的别称。只是当时的斯坦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遗址木简印证史书记载

  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历史学可以很好地起到补充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遗址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匹配到我们熟悉的过往历史事件,从而使人类的过去变得清晰可感。
  在研究佉卢文书的过程中,斯坦因发现里面经常出现一个叫Khotan的名词,有时候也被写成Kustana的形式。联系上下文,斯坦因推测这代表的应该就是尼雅古城所属地方的州府名称。因为这个地名的发音与古汉语“精绝”相近,所以斯坦因推测,Khotan可能就是汉文中的“精绝国”。
  “精绝”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从史料记载来看,精绝国的人口大约只有三千三百多口,规模比现在一个乡镇还要小,但是因为地处丝绸之路南道,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因而成了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是汉代对西域各国的总称,其实数量并不止三十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龟兹、楼兰、乌孙等国。
  精绝国的周围,遍布着像楼兰、且末、鄯善这样的国家。到了东汉末年,精绝国边上的鄯善逐渐强大,开始吞并周边的小国,建立起了一个西至尼雅河、东至敦煌的鄯善王国。精绝国小力弱,自然不能幸免,沦为了鄯善统治下的一个州。最后,随着鄯善王国的灭亡,精绝也于公元5世纪左右销声匿迹。
  不过,精绝国并没有在历史中彻底湮灭。两百多年后的唐代,大名鼎鼎的僧人玄奘(约公元600年-公元664年)在西行取经的过程中,曾与精绝国有过交集。
  贞观十八年前后,玄奘沿着塔里木盆地南道返回长安,亲眼看见了当时尼雅和楼兰等地的景象。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此行的见闻: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于阗、和田)以为东境之关防也。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
  玄奘的叙述中提到了一个叫“尼壤”的地名,而在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书中,反复提及一个“nina”的词,根据语言学家的考证,“nina”很可能就是“尼壤”的于阗语的译音,而现在的“尼雅”一词,就是由“尼壤”演变而来的。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测,1300多年前玄奘所看到的那片荒凉之地,就是现在的尼雅遗址,也就是曾经的精绝古国。只不过,“芦草荒茂,无复途径”,昔日繁盛的沙漠之国已完全不复鼎盛时的模样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仅仅凭借一个佉卢文地名的推演,就将尼雅遗址和精绝古城联系在一起,会不会太牵强附会了?确实是,考古学是一个特别强调证据的学科,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更加直接有力的证据,比如在遗址中找到直接带有“精绝”二字的文书。
  巧的是,历史的剧本就是这样安排的。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进入新疆探险,再次来到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一次,他从遗址中找到了26枚汉代木简(不是佉卢文简),其中一枚汉简上写着:“汉精绝王承书从……”,明明白白的“精绝”二字,昭示了出土木简的尼雅遗址就是精绝国的所在地。
  尼雅,毫无疑问,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精绝国故址。
  

文图来源:《围观考古现场》中国致公出版社
/作者简介/
项木咄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知乎考古大V,致力于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分享考古和艺术领域中的有趣故事及其背后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