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很多人或许会奇怪,一个汽车运输公司的普通退休工人,怎么就突然写出一本受到年轻人喜爱的纪实小说呢?跟杨本芬深聊后发现,其实这背后有迹可循。
:谢谢你对《秋园》这么高的评价,对它文学价值的肯定,是我最喜欢听到的话了。我经历的那些生活帮了我,好记性也帮了我,过去的生活都活灵活现如在眼前,我把它们写下来,好像就够了。当然也有向作家学习,比如触动我写这本书的,就是野夫《江上的母亲》,那篇文章我看了三遍,太感动了。让我想到我也可以写写我的母亲。我还喜欢看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喜欢萧红的文笔,那么悲惨的生活,但笔调又那么活泼。巴金《寒夜》、韩少功《马桥词典》,也都很喜欢。
首先就是一遍遍写,稿纸写了一大摞,8斤重。写的过程我尽量去想象那个环境,比如秋园的父亲梁先生的药铺,我并没有亲眼见到,我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去想象那个陈设布置。困难主要是在作品的结构上,这方面我二女儿帮了我的忙,她帮助对文本进行了删减与调整。
对,故事,人物,都是真实的。但这本书的定位依然是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人物命运的交代是有艺术加工的。毕竟还是要有文艺作品的生动、活泼。获得年轻读者喜爱很惊喜
我觉得母亲是位坚强伟大的女性。吃了很多苦,但说起往事从没有愤愤不平,对我父亲也从无怨责。她一直尽全力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当时如果让我留在家里,我会是个很好的帮手,但她没有这么做,而是送我到外面读书。这很了不起。
非常惊喜和感动。我本来以为年轻人对这样久远年代的故事不会感兴趣,但事实上他们渴望了解祖辈父辈的生活。许多读者都说看哭了,《秋园》勾起了他们对奶奶或者外婆的思念,也触动他们更多地倾听上几代人的历史。记性很好,不少书过目不忘
是的。我从小喜欢看书。我虽然11岁才入学直接上四年级,但是在上学之前,我已经跟着父母学了不少字。上了学以后,尤其是考上工业学校之后,借遍了学校图书馆的小说,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看《飘》《三个火枪手》《百年孤独》《安娜卡列尼娜》,不知不觉能看到天亮。后来成家有了孩子,在做好家务之后,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也会自己读书。这么多年来,不管多么忙,都会争分夺秒地看书。而且我记性很好,不少书我能过目不忘。前几天我特地买了一本屠格涅夫的《烟》,那是青年时代看的,好像是重温一个梦幻。
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看书。但是我也注意不在别人面前看书,显得自己好像很有文化似的。我就在家里看,晚上看。
我今天还在写,写一个短篇小说。素材还是真实的生活。马上,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浮木》就要出版了,还是《秋园》的出版方来出。我手头上正在写新的,筹备第二本短篇小说集。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