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深读-
A14深读
  • ·彭小华:《好好告别》探讨临终意义
  • ·陈嘉映思想随笔集“中文说理文章典范之作”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最好的告别》译者出版新译著

彭小华:《好好告别》探讨临终意义

彭小华

《好好告别》

“地图夫妇”

  

“地图夫妇”引领科普阅读新趋势

  你见过竹子开花吗?九寨沟的湖水为什么是蓝色?在高温缺水的纳米比亚沙漠,动物为了生存,除了要学会“吞雾喝水”“单脚跳舞”,还要掌握哪些生存技能?新西兰的鸟儿为什么失去了飞行的本领?又有哪些物种曾经在这里生存繁衍,如今却又消失不见?
  因推出《地图》《地下·水下》《太空》等国际畅销童书,80后波兰艺术家夫妇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和丹尼尔·米热林斯基,被读者亲切地称为“地图夫妇”。2021年3月,他们的新作《世界国家公园自然的秘密我知道》,由蒲公英童书馆出品,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中探索了美国黄石公园、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中国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八大世界知名国家公园。作者尝试用分格漫画的形式,塑造了三只性格可爱的动物主人公形象——“铁憨憨”野牛库巴、“万事通”松鼠乌拉、“机灵鬼”鸽子菲利普,它们带队出发去寻找异国他乡的亲戚,逐个解锁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
  这是继《地图》《地下·水下》后,“地图”夫妇创作的第三部大开本科普童书,延续了其一贯的手绘风格,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八大国家公园的生态群落、物种演变、地质变迁、珍稀动植物等一系列自然奥秘,涉及近400种神奇物种,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国家公园的壮美震撼。
  十多年来,“地图夫妇”一直坚持用图画来讲述科普故事的创新表达方式,并陆续打造出《地下·水下》《太空》等系列爆款儿童科普读物,引领着国际儿童科普阅读新趋势。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872年3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上千个国家公园。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安宁疗护”理念 干预对象是全人或全身心灵

  《好好告别》的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是专业姑息治疗医师,在40多年职业生涯中,她一直与患有不治之症和处于重症晚期的人打交道,陪伴了数千名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这本书中,有她对40多年工作生涯的总结与思考,以30个照顾临终者的故事为主干,专业而生动地揭示和描述了姑息治疗的理念、意义和方法,对于人类如何从容面对临终富有教益。
  在受慢病煎熬的生命末期,或者是深度衰老的弥留期,到底该不该继续使用医疗救助,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在倡导“姑息医学”的凯瑟琳看来,人们应该跳出积极与消极的纠结,开辟出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养尊处优”。其核心是着眼于逝者的尊严与关怀,对往生之途的认知与接纳。
  作为中文译者,彭小华很认同凯瑟琳的理念。据她介绍,“安宁疗护”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追求安宁(安详、安顿),而非安全、安康,工作重心是疗护(照护、介护),而非疗愈、疗效。安宁疗护的干预对象不只是单纯的躯体,而是全人或全身心灵;干预手段不只有喂药、打针、做手术,还有故事和叙事、音乐和戏剧、生命的回顾、人生意义的重建;临床思维也不再胶着于急救技术的介入,而是拓展到生命关怀、个体尊严、生活品质。“也就是说,姑息治疗,就是把临终关怀从一个纯粹肉体上的医疗事件变成一个情感型和精神性的事件。”

持续关注临终关怀 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

  从第一本译著《最好的告别》开始,这些年持续翻译关于死亡和临终关怀的书籍,彭小华分享说,自己对这个领域深有耕耘,跟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她很早就对生死有很强的敏感度。老家在峨眉,在夹江长大的她,小时候常在成昆线边上耍。大概两岁的时候,彭小华跟哥哥和一群大孩子在铁轨上玩,突然意识到火车来了,大孩子一哄而散,把彭小华一个人留在了铁道上。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火车开过以后,她站了起来,毫发无损。原来,她就地在道心趴下了。“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四十岁。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感觉母亲已经很老了。那时候,哥哥跟爸爸在成都,我跟妈妈在乡下。我经常会很恐惧母亲离去。”
  彭小华先是在四川大学读了英语大专,1993年在川大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之后又念了博士。她透露,罗素的生命观对她的影响很大。罗素说,“个人的存在应该像一条河流,开始很小,被紧紧地夹在两岸中间,接着热情奔放地冲过巨石,飞下瀑布。然后河面渐渐地变宽,两岸后撤,河水流得平缓起来,最后连绵不断地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了自我的存在。人的一生也是自我不断退却,最后跟大家融入到一起的过程。”在彭小华看来,人生要建立自我,完成自我建立后,就要一步步消融自我。“我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消融自我了。跟任何人都可以融入,批评和赞美都甘之如饴,因为很清楚自己是谁。”
  在分享会即将结束时,彭小华也强调,所有关于临终的讨论,目的只有一个,“提醒我们,每个人可以真正自主把握的生命,其实是很有限的。在这个有限时间里,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健康,好好爱,善待他人。”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