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由我在历年开学和毕业典礼的讲话、出席各类学生活动集会的致辞、写给新生的信件、接受媒体的采访,以及为多本通识著作撰写的序言等集结而成,但主体为在开学和毕业典礼的讲话。
之所以将主要篇幅聚焦于典礼上的讲话,缘由有三。一是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学子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人生仪式,这种仪式不仅是学子刻骨铭心的荣耀和高光时刻,更是对其成长过程中获得新角色、新责任的一种严肃赋予与确认。典礼上的讲话,通常具有新学程“第一课”和“最后一课”的属性,在真诚祝贺、热切期许的同时传递使命与责任,讲话中郑重的勉励与鞭策,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和工作的意义非同凡响;二是大学是唤醒奇迹的地方,是超越功利的圣地,是飞扬理想的疆域。在典礼上讲话对己而言也是一个传递教育理念、弘扬大学精神的极好平台,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当加珍
视并善加利用;三是这些在典礼上的讲话广受好评,多篇浏览量高达150万+,学界同行特别是广大师生和海内 外 校友,多次建议能将讲话结集出版。现将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相对完整全面地奉上,也算是对大家期许的一个迟到回应。
本文集以青年的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创新创业成长为主旨,以立志、修为、赋能、治学、创业、悦读为主题,以塑造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时代新人为依归,以做人、治学为经纬,开枝散叶,娓娓道来。其中,既注重汲取中外先贤的教诲和近人的经验,也不揣浅陋倾情将自己多年对教育思想和大学精神,特别是有关为人之道和治学之方的思考感悟一并呈现,真诚希望对广大青年学子有切实的参考性、借鉴性和启迪性。
谈及“立志”,学子应以宁静之心,远离浮躁喧嚣,历练“修齐治平”的情怀;以赤子之心,志存高远,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的健全人格;以担当之心,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立志成为文质彬彬的雅士,温润如玉的君子,腹有诗书的英才和经天纬地的栋梁,加速开启丰富多彩的壮丽人生。言及“修为”,青年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笃守本心,固本培元,宁静致远,活出通透。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要坚决摒弃暮气、俗气和戾气,涵养锐气、朝气、灵气、正气、书卷气和才气;致力“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做到深刻后的简单,复杂后的纯粹,迷茫后的坚守,即使在困顿和不堪的时候,依然抱有信仰、信念和信心。
论及“赋能”,青年应在生命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创造力最勃发又最具可塑性的金子般年华,平正笃实,求真务实,学会忍受乃至享受孤独和寂寞,高效而充分地利用时光,练就大视野,追求大事业,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增强情感的厚度,锤炼意志的韧度,提升行动的速度,力求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述及“治学”,学子应从心底热爱学术,有做学问的真性情,秉承对学术的挚爱和诚笃,博览群书,博学通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淬炼学术质感,从“学会”到“会学”,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直至臻于钩深致远、极深研几、开物成务、彰往察来的境界。
关于“创业”,需知创新之路既有鲜花绽放,又有荆棘遍布,创业需要热心肠冷头脑。要有“农民”的踏实和“猎人”的本领,要有“疯子”的梦想和“傻子”的坚持,创业的“傻”劲和创新的“疯”劲二者不可偏废。创业要甘于、勇于、善于做困难的事,做标准高的事,做开创性的事,在事上磨炼,砥砺前行。关于“悦读”,周知阅读经典可以增广见识,培养智识,消弭浅薄、固执与偏见,通晓人间正道。阅读能促进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和关怀,进而有所行动去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并增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自觉。经典阅读之“悦”,在于能从书中邂逅高贵的灵魂,感受高超的智慧,学习深邃的思想,得到深刻的启迪,若能从书中的警策隽语、独识灼见和奇思高论中开心窍、启灵性,“悦读”自当精妙绝伦。
2020年哔哩哔哩(B站)在“五四”青年节推出《后浪》宣传片,甫一推出“后浪”便成为现象级热词,与“后浪”相关的还有1996年-2010年出生的“Z世代”,以及1981年-1995年出生的“Y世代”(同义词“千禧代”,Millennials)。无疑,本书主要是写给“后浪”的,若“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1946年-1965年出生)或“X世代”(Generation X:1966年-1980年出生)的“前浪”得便一阅,也能从中获益。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衷心祝愿“后浪”格局更宏阔,境界更超拔,生活更精致,人生更精彩。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