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剧照。
《长歌行》中的李世民。
热播剧《长歌行》再现了唐初与东突厥的“渭水之盟”,剧中阿诗勒部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渭水之滨,唐都长安岌岌可危,李世民御驾亲征,设空城计稳住了延利可汗,双方约定在渭水便桥上会盟。
延利计划在会盟时,让阿诗勒隼和阿诗勒涉尔将李世民当场射杀,迪丽热巴饰演的李长歌却假扮狼师的人,故意射中李世民手中酒杯,使延利刺杀的阴谋暴露,也给了唐军问罪的口实,阿诗勒部不得不撤军。
真实历史中,渭水之盟是怎样的呢?为何李世民将此次会盟看作屈辱的城下之盟?
渭水之盟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这并非偶然。这一年六月唐朝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清剿了东宫和齐王府。八月九日,李渊逊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
唐王朝一连串的宫廷政变和权力更替,让一直虎视眈眈的敌人以为有机可乘,投靠突厥的梁师都劝突厥人趁机入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万南袭泾州,又攻入武功,京师震动,长安城进入戒严状态。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攻占泾阳东边的高陵。唐王朝也没有坐以待毙,李世民任命勇武著称的名将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御来敌。八月二十六日,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他不负所望,小挫了突厥锐气,擒获一名部族酋长阿史德乌没啜。
局部的小胜,并未阻挡住突厥多路大军南下的马蹄。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主力抵达渭水便桥北岸,距离长安不足20公里,刚刚奠基的唐王朝眼看就有覆灭的危险。
颉利可汗还派出使者执失思力,到长安炫耀天威,同时探听虚实。执失思力虚张声势,称颉利、突利两位可汗率领的百万大军已至,唐王朝还不快快请降!李世民一怒之下将执失思力软禁在门下省。
也有人认为,这个执失思力早就成了唐朝的双面间谍,他这次出使并非为突厥“以观虚实”,而是“入朝献策”,将突厥内部矛盾重重的虚实全部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将其软禁在宫城之内,实质是在保护他。
李世民扣下使者后,集结大军,出玄武门,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骑率先赶赴渭水河畔。李世民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谴责颉利背叛之前的盟约,史载“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随后各路唐军逐渐集结,“精甲曜日,连旗蔽野”,这其实是李世民设的疑兵之计,当时长安并没有多少兵力。
李世民令大军退后布阵,自己单枪匹马上前与颉利会谈。大臣萧瑀拉住李世民的马,劝谏他千万不可轻敌涉险。
李世民淡定地说:“我早已有对策。突厥敢倾巢而出,直抵渭水之滨,就是看到我唐内乱。朕又刚刚即位,突厥以为我大唐无力抵抗。如果这时示弱,闭门拒守,突厥必然放纵士兵大肆掳掠,那时就难以控制局面了。因此朕单骑独出,看似信心满满,故意轻视他们,又炫耀军容,以示必战的决心,这样才能出其不意,扰乱突厥人的计划。他们远道而来,深入我唐领地,必然有所畏惧,我们有了战必胜的把握,与他们和谈,才能使和约更牢固。制服突厥,在此一举。”
这招确实把突厥人唬住了,颉利见李世民身后军容严整,使者执失思力又被扣下,不禁面露惧色,请求议和。李世民当场准了,约定了议和日期,而后回宫。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斩白马为誓,与颉利可汗会盟于渭水便桥之上。这次渭水之盟后,突厥退兵。九月一日,颉利可汗送来马三千匹、羊一万口,李世民不要这些牲口,只要求颉利可汗归还一路南下掳走的人口。
按照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记载,“渭水之盟”好像是唐朝的胜利,李世民凭借个人胆识和智慧,率六骑退走十万大军,会盟后第二天,突厥就献上羊马牲口无数。或者像《长歌行》等电视剧中那样,英武霸气的唐太宗在会盟中完全占据上风,对突厥形成心理碾压。
史书还记载,突厥未请求议和时,唐军将领纷纷请战,李世民却不同意与突厥开战,因为他比一般人看得更长远。李世民在会盟圆满结束后,就向萧瑀解释了他为何主和不主战:
在李世民看来,突厥兵虽多却军纪涣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上下级的忠臣度都是靠贿赂收买,突厥各部落各有各的心思,都是见钱眼开,征战也只是为了搜刮掳掠。所以在和谈期间,颉利可汗其实是没有同盟的孤家寡人,他帐下各部落的达官贵人都私下在和唐朝眉来眼去,希望牟取更多私利。李世民如果想开战,完全可以大摆鸿门宴,一顿酒就能擒获突厥各大小酋长,开战必然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而且李世民还留有后手,他派遣长孙无忌和李靖等在幽州设下伏兵,阻断突厥的归路,如果要开战,前后夹击,易如反掌。
但李世民并没有选择战争手段,史书称李世民自觉“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为国之道,安静为务”。李世民以为,战争不如安抚,战争必有死伤,损失太大;就算战胜,与战败者之间结怨更深,败者为了复仇会更懂得励精图治,其患无穷。“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不如送给他们玉帛,满足他们的贪欲,他们得到了财物,理当退兵。如此一来,他们会变得更加骄惰,而忽略武备,渐渐走上毁灭之路,然后就可以一举歼灭他们。
渭水之盟真是这样吗?等到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克复定襄、威振北狄时,李世民说“足报往年渭水之役”,“足澡吾渭水之耻”,说明渭水之盟在李世民心里就是城下之盟,实为“渭水之耻”。
突厥答应退兵,唐王朝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像宋朝一样赔偿岁币多少?遗憾的是,史书只字未提,最大可能是盛世大唐的当权者,将王朝草创之初的屈辱史删了个干干净净。
渭水之盟之前,唐与突厥早有盟约。隋末大乱时,北方突厥却盛极一时,“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都受突厥役使,割据军阀中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都向突厥称臣,李渊也不例外。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为了免除后顾之忧,腾出双手消灭中原割据势力,就向突厥称臣。李渊秘书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记载,李渊曾说,“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李渊为了得到突厥出兵相助,“待(突厥)使,愈益敬畏,不失藩臣之礼。”《贞观政要》也记载了李世民对侍臣所说:“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李渊)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如此说来,李世民在渭水之盟时谴责颉利可汗背弃的盟约,应该是唐向突厥称臣、纳贡,突厥则不侵扰唐边境并出兵相助。虽然有盟约,但突厥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从唐武德三年(620年),突厥入侵凉州开始,一直侵扰不断,唐朝主要以防守为主。玄武门之变,突厥又看到了南下掠夺、勒索的机会,才有了泾阳之战、渭水之盟。
李世民登基不满20天,就遭遇“泰山压顶”,要突厥大兵撤军,可以选择的也无外乎继续示弱服软,称臣、纳贡、和亲。虽然盟约的细节,史书尽数刊落,但从两《唐书》中李世民谈及渭水之耻和渭水之耻后他的行为表现来看,还是能还原部分真相。如他说突厥“惟财利是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今我卷甲韬戈(停战),口以玉帛(赔钱),彼既得所欲,固知其退也。”这些都是李世民说漏嘴,史书没有删尽之处。称臣免不了,赔钱也免不了,至于赔了多少,正史不载,北宋笔记小说《唐语林》称唐太宗“空府库”以求突厥退军。兵临城下,奇耻大辱,难怪李世民“痛心疾首……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经历渭水之耻,李世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临危应变、能屈能伸、知耻后勇。
渭水之盟后,李世民亲率各卫将士在显德殿勤练箭术,奖赏勇士,考核将帅,又勤修德政,稳固政局,离间东突厥各部。终于在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趁东突厥分裂衰弱之际,命李靖等兵分六路,展开反攻,于630年生擒了颉利可汗,东突厥自此灭国。
“单于稽颡,耻其雪乎!”李世民心情大悦,大赦天下,举国欢庆五天。曾向突厥称臣的太上皇李渊,听闻颉利可汗被擒,召集皇上、后妃、王公大臣,在凌烟阁设宴,李渊弹起琵琶,李世民和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公卿纷纷祝酒,“皆呼万岁,极夜方罢”。当时盛况,百姓获安,四夷咸附,“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唐高祖语)。
后人可曾想过,大唐,差点在盛世前夜夭折于渭水之滨。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