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会玲
四川人将小纸片叫飞子或飞飞。
父亲在屋头翻箱倒柜,连床垫也拉开来。我们问找啥子?父亲比划着:“一张飞子,这么大点的飞子。就是那年,我们买村边边上那小块荒地,给了钱,吴会计写了张飞子给我的。我就放到这个箱箱头的,咋个找不到了呢?”父亲有些着急。母亲也加入寻找,边找边埋怨,找来干啥子嘛,滴滴儿大个飞飞,这么多年了,还不整掉!后来我们全家总动员,一边找一边安慰父亲,肯定在的,这么重要的飞子,你肯定不得乱丢。这儿的飞子,指的是收据。
父亲把母亲拉到一边,悄悄往她手里塞东西。是银行开给父亲的定期存单,父亲说这种小飞子适合心细的母亲保管。母亲却嗔怪道,哪个想保管哦,滴滴大个飞飞,好久掉了都不晓得。话音未落,母亲已经走进她房间,关上门,把飞子藏到一个她自认为稳妥的地方去了。这儿的飞子当然指的是银行存单。
在家正准备吃饭,我接到领导电话,临时有指示,我怕忘记,就示意一旁做作业的侄女给我拿纸和笔。侄女撕下一页她的草稿纸,我在纸的背面迅速做好记录。挂断电话,叫侄女找个笔记本给我。侄女拿出漂亮的笔记本,我把记在飞子上的事情誊了上去,再把笔记本放好,才舒了口气。这儿的飞子指的是便条。
一天,我叫父亲帮我看看电视柜抽屉里是不是有一张飞子,上面写了电话号码。父亲找了一阵,说,抽屉里飞子多,有半张的,有一张的,有作业纸,有烟盒纸,还有一溜纸箱子壳子,上面都写了数字的。我想了想,当时旁边正好有个牛奶箱,我顺手便扯了一小块,记在上面了。果然没错。只是,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清理抽屉,那些飞子上记的信息多半都已过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讯发达,手机上录音、备忘录等功能繁多,需要用到纸和笔的时候已经不多了。银行鼓励大家开通网银或手机银行,转账汇款、活期定期、理财还贷等众多业务都能足不出户,手机上即可完成,既便捷又环保。只有少部分老年人还去银行柜台,一是因为他们操作不来相对复杂的手机银行系统,二是在他们心中,银行打印的飞子看得见,摸得着,他们放心。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纸化办公的推进,四川人对小纸片这种亲切的称呼会留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飞子,飞飞,终有一天会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