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四川-
A10四川
  • ·青铜顶尊人像露真容 专家推测是装酒的
  •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将为认识古蜀文明带来新线索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人尊一体

青铜顶尊人像露真容 专家推测是装酒的

青铜顶尊人像。图据四川日报

这是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器(5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曹菲

  5月28日,在“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中,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露出真容。
  据介绍,青铜顶尊人像是3号坑发现的第三件青铜器,是古蜀先民在一件商末南方风格的大口尊上改制而成的。口沿内部的短柱、肩部的附饰、圈足下部的平板,均是后加的,为已知古代青铜器中的孤例。这件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中国乃至世界均属首次发现。
  “太震撼了!体量更大、做工更精美,造型也是过去没有见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不禁感叹。那么,这件国宝级文物的造型工艺有哪些独特之处?具体用途是什么?

礼敬神明
展现古蜀真实祭祀场景

  据介绍,这件青铜顶尊人像位于3号坑南侧,总高达1.15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造型上,一铜人双手插指合拢跪坐,头戴平顶冠,尊器放置于头顶。相比2号坑曾出土的青铜人像,它在造型上有几个特点:人像为跪坐姿势,强调尊敬,也是信仰的体现;铜人没有用手扶尊,呈现拱手造型,这是首次出现的;器物体量更大、工艺也更细致,青铜上的纹饰做得更精细。
  “这或许是古蜀先民当年真实的祭祀场景。”王仁湘猜测,器物或许呈现了现实场景。“头顶尊,类似于一些民族头顶物的习俗,是一种人潜能的发挥。”他说,这种仪式行为与信仰相关,拱手跪坐顶尊,是一种礼敬神明的标准姿势。
  王仁湘表示,这座人像顶的尊,是用来装酒的,造型在商王朝时期比较流行,是中华文化中“尊敬”“尊崇”“尊重”“尊贵”寓意的表达,这再次说明三星堆时期的古蜀文明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震撼人心
件件都是国宝级文物

  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启动以来,王仁湘多次造访发掘现场,每次都有惊喜。最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出土青铜器最多的3号坑,“件件都是国宝级的。”
  这些文物中,有一些已被成功提取,有一些才初露头角,令人期待。“慢工出细活嘛,一着急就可能损坏文物。”王仁湘以丝织品为例解释道,有些丝绸是肉眼看得见的,有些是丝蛋白组织,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将文物保护完整,方可在技术成熟时进一步研究。

太阳崇拜
满坑文物都是当年“文创”

  “满坑的文物都是古蜀人智慧的创造,比对现在,就是‘文创产品’。”在王仁湘看来,出土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它体现了古蜀人民对太阳的崇拜。
  为什么是太阳呢?王仁湘曾研究过三星堆青铜立人的冠式,他说:“冠顶局部缺了一点,有人猜是莲花,但我认为是眼睛,因此我把它取名为天目冠,古时常把日月比作天目,眼睛就是太阳的象征。”
  此外,神树、神坛都是崇拜太阳的体现,“还有那么多青铜鸟,都是太阳鸟,这与神话中‘神鸟驮着太阳飞’的说法也是吻合的。”王仁湘说。
  与其他表现太阳崇拜的文物相比,三星堆的青铜器有何特别之处?王仁湘表示,古蜀人民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把神话立体化地表现了出来,从而建立起我国古代神话的基础。

猜想
青铜顶尊人像手中究竟握着啥?

  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器型独树一帜,其铜像双手合抱,就像在“拱手”,引起了广大网友关注。
  为何会有这样特殊的姿势?3号坑发掘负责人徐斐宏推测,这并不是拱手行礼,而是双手握着一件东西。至于握着的究竟是什么器物,考古工作者正在对青铜人像手中的泥土进行有机物探测,目前尚无结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来源猜想
海产贝类
为何出现在三星堆?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科技考古团队王娟介绍,海贝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从太平洋到印度洋,都有它们的踪迹。
  “仅靠推测很难解释,通过贝壳形态也难以得出结论。”王娟说。
  海产贝类是如何来到古蜀内陆盆地的?王娟认为至少有两种可能,一是直接从我国南海地区或南亚印度洋运过来的,二是与中原殷商王朝物质交流的结果,因为殷墟妇好墓中同样出土了7000多枚海贝。
  “三星堆到底是一个接收者,还是一个中间站呢?”王娟说,相关研究有望比较清晰地描绘出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路径以及古蜀文明与中原殷商王朝之间的互动交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戴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