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宽窄巷
  • ·残碑何在?在词与物之间…… “巫鸿美术史文集”系列第五卷出版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残碑何在?在词与物之间…… “巫鸿美术史文集”系列第五卷出版

《残碑何在》

  由中央美院教授郑岩主编,世纪文景出版的“巫鸿美术史文集”系列,2021年6月推出最新第五卷《残碑何在》。
  自2019年6月出版第一卷《传统革新》以来,该系列文集已经陆续出版《超越大限》《陈规再造》《无形之神》等卷,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近百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的研究轨迹,是中文世界中现有的最为完整的巫鸿美术史文编。
  巫鸿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史研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2008年当选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中国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以主题为线索书写艺术史

  此次出版的“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五卷《残碑何在》共收录14篇文章、讲稿,写作时间在2005年至2014年之间,近三分之二的文章创作于2008年之后,此前从未出版,可以说是研读巫鸿先生近年研究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其研究时限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乃至现代,时间跨度极大。研究对象涵盖了墓葬、绘画、器物、碑帖、雕塑、建筑等各门类。既有对具体物件的案例研究,又有分析其背后的概念意义与文化观念。
  本卷收录的第1篇(总文集第58篇)《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以“仙山”这一中国艺术独创的概念对象为指引,梳理了不同时代不同艺术类型(纸本绘画、墓葬壁画、石窟壁画、器物、摄影)对仙山的表现,不仅将艺术表现方式和表达观念的流变通过仙山连结起来,而且将中国绘画史、器物史、摄影史勾连起来。这种以主题为线索的艺术史书写,打破了传统以类型为边界的艺术史书写模式,拓宽了艺术史的文化和社会内涵,与巫鸿一直以来的研究特色一脉相承。
  通过对艺术品形制演变与文化社会背景之间关系和互动的分析,见微知著,探讨艺术史的关键问题,这是巫鸿艺术史研究的一大特色。本卷中《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镜与枕:主体与客体之间》《墓中的“活者”: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等文就体现出这一点。
  拿《镜与枕》这篇文章来说,通过“镜”和“枕”这种客体(器物、墓葬壁画、纸本绘画等)呈现的物质性特点,说明了客体与主体(即这些器物的拥有者、使用者)之间多面向、多层次的隐含关系(如缺席、观看、接触、进入、想象、梦幻),并指出“使镜子和枕头成为富于深意的艺术品的,正是他们所隐含的这种主体性”。
  主体(观众/拥有者)与客体(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和艺术史研究的经典议题,巫鸿通过对物的实证分析进行形而上思考,相比于就艺术品论艺术品的写作,无疑有推陈出新的创造。对镜子这一客体的思考并没有就此打住,在巫鸿今年推出的新作《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中,巫鸿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考继续推进,写成一本关于穿衣镜的别开生面的专著。由此亦可见,通过阅读巫鸿论文集以窥视其丰富的艺术史,是研究世界的一条捷径。

善于提炼中国艺术发展的特点

  巫鸿善于提炼和总结中国艺术发展的特点,善于灵活借用或化用西方艺术史的概念来定义和阐释中国艺术史的意义,更善于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和反思。有些概念在提出之初可能会引发不少争议,但随着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和使用,一些概念已经深刻影响了研究和思考中国艺术史的方式,如“纪念碑性”“废墟”“媒材”与“再现”等。
  从卷一《传统革新》到卷五《残碑何在》,我们可以看见巫鸿对材料越来越自如的运用,对意义越来越深入的阐发,也能窥见巫鸿学术研究的演进轨迹。巫鸿并不追赶时髦,用各种新鲜的考古材料来表现自己的创新。
  事实上,读者会发现,一些材料可能被巫鸿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使用。面对同样的材料,巫鸿总能发现新的角度和论点,阐发新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么多人研究过马王堆汉墓、《女史箴图》、武梁祠壁画等作品后,巫鸿依然敢于重新回到这些作品,挖掘新的知识,这也是巫鸿学术创造中令人最为佩服的地方。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