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宽窄巷-
A14宽窄巷
  • ·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人次屡创新高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人次屡创新高

三星堆 札记⑩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

  

□李明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

  随着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面世、新成果的公布和新馆建设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三星堆,体验灿烂的古蜀文明,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据央视报道,三星堆博物馆“五一”假期5天时间共接待观众8万人次,同比增长360%,又创新纪录。

两个小长假的考验

  “3·20”直播过后的第一个双休日,三星堆博物馆就经受了第一波大观众量的考验。4月初的清明三天小长假,三星堆博物馆迎来潮水般涌入的观众:第一天1.5万;第二天2万;第三天近2万人次。创三星堆博物馆1997年建成开放以来的观众到馆人数新高,超过历年任何一次黄金周单日观众量。
  我返回三星堆列席国家文物局调研座谈,亲见三星堆博物馆外观众井然有序的排队长龙。据博物馆同事介绍,观众排长队的情况,令他们有点措手不及,同时又喜出望外。长龙般的队伍,让人赞叹三星堆的超级魅力。
  与此同时,博物馆纪念品商品里有关三星堆的书籍、图册全部卖空,博物馆文创库存频频补货……观众的“冲动型”消费和购买力,提醒了博物馆得赶紧提前备货,并开发新的品类。
  位于三星堆博物馆园区东南向、浏阳路东北边有一块巨大的空地,当地人戏称“三星堆大草原”,起初我以为只是个笑谈,没想到在手机地图上一查,还真有这个名。想必是从有幽默感的当地人口碑中演化而来。
  在这处曾铺满青草的空地上,十几台平整地面的推土机不停地来回穿梭,这处可容纳数百辆车子的临时停车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一个可全面正常出行的“五一”小黄金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央视报道,三星堆博物馆“五一”假期5天时间共接待观众8万人次,同比增长360%,又创新纪录。
  相信随着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面世、新成果的公布和新馆建设的实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三星堆,体验灿烂的古蜀文明,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对川味美食留下深刻印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尤其在四川。
  三星堆考古研究基地的伙食,给曾在此就餐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就是其中之一。
  距离发掘现场约5公里的考古研究基地,位于广汉市郊,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队员的食堂。在本年度发掘工作之初,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发掘参与单位也曾在此用餐。
  食堂在研究基地侧后方,有大小不一三个用餐空间,外带一个露天交流区。食堂最多可供70人左右同时用餐,室内配餐间宽敞、明亮,碗筷消毒柜整齐排列在取菜台左侧,体现管理者的用心。
  几次蹭饭下来,深为大厨的厨艺折服:夫妻肺片、回锅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泡儿菜……凡川菜经典者,无一不出现,并为就餐者一扫光。后来得知,美食受欢迎盖因研究基地聘得当地一戴姓知名大厨。曾有微信好友自嘲曰: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是每每到此长半斤。因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实在是太好吃。

博物馆新馆方案呼之欲出

  在四月初的座谈会上,有识者指出,新馆3.5万平方米的规划面积能否满足观众需求并提升观展体验?能否让新出土的文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能否为未来的发展预留适度的拓展空间?
  四月最后一个星期天,我接到通知,赴川参加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概念设计方案咨询会。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物主管部门在2019年下半年三星堆考古勘探明确会有重要考古发现时,即启动新馆建设工作程序,通过国际竞赛方式向全球建筑设计师(机构)征集概念方案,此招“先手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根据竞赛公告规则,新馆概念方案征集,经数次评审,已推荐出较好方案。
  由于三星堆博物馆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本次咨询会议高效务实。各参会专家在实地查看选址用地和充分发表意见的情况下,对所议方案的在地文化体现、对原有建筑的理解、呼应以及与现有博物馆园区的友好关系表达等主要方面,优中选优,综合评判,整体达成咨询意见。
  同时,结合观摩三星堆遗址和祭祀区发掘现场,会议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适当增加建筑面积,因应后续新出土文物保护、展示之“刚需”;还提出了博物馆定位建议,利于长远之规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