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鹤壁段决口
满载石料的重型卡车被推入卫河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段的决口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河南鹤壁屯子镇码头村用自己的卡车去填河堵决口的村民。
卫河,海河水系的一条支流,源于太行山脉,流经河南新乡、鹤壁、安阳等地。
连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让这条河流险情不断,直至在新乡、鹤壁等地漫堤、决口,沿岸数百万群众受困,形势十分危急。
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决战卫河!经过几昼夜持续奋战,26日2时27分,卫河决口终于合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刘虎见习记者杨霁月梁家旗
河南鹤壁摄影报道活了35年,李永祥从没想过做什么英雄,更没想过,有一天会将自己贷款买的全新大卡车开进洪水里。
为此,这两天来,这位河南鹤壁屯子镇码头村的村民,时常觉得心里酸酸的。这种情绪,在看见马路上往返的同款卡车时、在自己将崭新的行驶证交到公司时、在忙碌于转移物资时,随时都会涌上心头,让这位北方汉子红了眼眶。
他将卡车开进河里,是为了守住暴雨中的家园。
7月22日晚,卫河鹤壁段决堤,洪水将口子越冲越大,一度拉开近30米。当地新镇镇彭村、侯村等地受灾较为严重。那天深夜,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I级。在堤坝缺口处,载满石块的大卡车被挖掘机推入决口中,“当时一共有7辆卡车被投入河中。”
“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这几乎是所有屯子镇村民的感叹。这是个典型的北方村庄,平原广阔、房屋有序,上游的卫河、淇河和共产主义渠在此汇合,流向下游。7月22日晚,连续暴雨下,卫河决堤。同时,在卫河以西不远处,渠已漫堤,夹在两条河流之间的多个村庄情况危急。
在此之前,包括蒋达公司在内的浚县县内运输企业已接到通知,至少要留下10辆大卡车为抢险救灾做准备。22日晚,大雨倾盆,卫河边,30多辆大卡车装着石块、石材、石料开到了决口处,装满石头的编织袋一袋袋投入,如水滴入海,毫无作用。
缺口越来越大,水流越来越湍急,村庄告急。在现场,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告诉运输公司,必要的时候要做出牺牲,“意思是抗洪抢险为先,做出的牺牲,政府会按价赔偿,保住浚县人民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23日凌晨,大雨中,洪水边,堤坝决口处,卡车开始被投入。
“当时真没想那么多。”李永祥的同事郭小攀是第二个开车靠近决口的。两边都是湍急的洪水,车灯照明下只能依稀看清楚眼前路。卡车快到决口处,他跳下车,再由推土机将卡车推下去。一辆大卡车,装满石头,重量在50吨左右,一头栽进洪水中,发出沉重的闷响。现场除了指挥的声音,无人说话。
“驾驶员的心情,包括我们公司两名调度人员的心情都是比较沉重的。”23日天亮后,蒋达问调度员公司投进去了几台车时,正在驾驶的调度员马上踩刹车将车停到路边,开始哭,“一共投了7辆车,我们公司就有5辆。”
这是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运输公司,投进洪水中的5辆卡车,都是使用不到4个月的新车。
“我们是主动愿意将卡车推入决口的。”李永祥的车,是一辆刚开了3个月的新车,他和公司按照比例购买。为此,这个小家庭东拼西凑,贷款加上借钱,付了20多万元。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6口之家。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李永祥很拼,平均每天用在运输上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对于这些,这个胖乎乎的北方汉子也很知足。在他眼里,这辆车里有他两个孩子的未来、两位老人的颐养天年,还有他对未来最美好的期待。
7月23日凌晨,李永祥开着自己的车一点点靠近决口,他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水汽和震耳的水声。这个有着几十年驾龄的老师傅,那一瞬间感觉整个背都湿了。当时,洪水越来越猛,卫河缺口越来越大,用推土机将车推入河中已经太慢了,驾驶员们开始将车开着往河里冲。
“将两边的车门打开,在跳车的瞬间,用沙袋压住油门。”
“快跳!跳!”
呼喊声中,长约6.8米,宽约2.5米的卡车轰然入水。人类眼里的庞然大物,在30米长的决口处,就似玩具一般。李永祥从地上爬起来,全身是土,他有点没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是后怕了。”两边是洪水,他从一米多高的驾驶室跳下,角度稍微不对就会被卷入全速向前的车轮中。
卡车一辆一辆接连入水,所有人来不及有更多感叹。驾驶员李同云在落地时,小腿狠狠砸在石块上。他来不及觉得痛,整个人只有一个感受,“车,这就没了?”
这天凌晨,一共有7辆卡车投入决口,虽未能堵住决口,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救援力量的到来争取了时间。24日下午,卫河决堤缺口仍然水流湍急,但水位已稍有下降。第83集团军某工化旅、中国安能等救援队伍正集中力量围堵决口。这两天,更多车辆运送渣土前往封堵,更多救援力量向此处汇合,奋力围堵决口。
30多公里外,卫河决口处在被围堵,而屯子镇办公室内,蒋达拿着5本崭新的驾驶证,长叹一口气,“车都没了,这个已经没用了。”浚县的政府部门通知他们,把证件留存好,到时候一并上交,然后按市值做出相应赔偿。
“每辆卡车后面就是一个家庭。”这家企业投入洪水的5辆卡车中,驾驶员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35岁,家里都有老小。而持有车辆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半年,对于他们而言,这辆卡车是全家最大的生计。
36岁的郭小攀,人还在抗洪现场,就接到了媳妇的电话,“不是不让你去抗洪,但你咋把车开进了水里,我们以后咋办?”
李永祥的父亲在得知儿子将卡车填进决口后,老人家没吃下去饭,在家里躺着,一遍遍念叨着“车没了车没了。”
“不后悔,当然不后悔。”蒋达公司这五位驾驶员,依旧忙碌在抗洪一线。他们没有了自己的车,就在别人不用车时坐上驾驶室,转运粮食、物资,守着堤坝和家乡,“我们家的人不是不愿意,只是担心以后怎么办。”郭小攀念叨着。
“我们不会让他们失业,这段时间他们的工资是肯定会保证到的。”无意识翻着手中的驾驶证,蒋达很想把这些证件留下,保存在公司,作为一个纪念和见证,“但好像也不用见证,他们做出的牺牲,所有人都会记得。”
7月24日,鹤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在下午1时启用白寺坡蓄滞洪区,滞洪区内群众已全部组织撤离。
“再来一次,你们还愿意把卡车开进去堵决口吗?”记者问道。
“愿意。”5个人,异口同声。
他们相信,失去的卡车会重新拥有,一如洪水之后,村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