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宜宾市连夜开展社区核酸检测。
8月11日下午3点,成都两地解封,并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消息传到宜宾市,家住南溪区江景郦城的郑先生高兴不已。他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这意味着自己可能要结束“封控”的日子了。
郑先生所住的江景郦城在7月28日新增1例省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小区1栋,于7月29日10时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划定为中风险区,至今已有14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宜宾市迅速做出应对,第一时间启动了病例流调溯源及接触者追踪排查管控工作,对该病例活动场所开展环境监测和消杀,连夜开展社区核酸检测及病毒测序工作。至今,南溪区一直保持无新增病例,南溪街道江景郦城小区1栋有望在近日降级、解封。
7月28日上午发现确诊病例之后,南溪区医护人员立马前往江景郦城,开展核酸检测及环境消杀工作。在三伏高温天,他们顶着烈日,穿着防护服,冒着中暑的危险,给大家筑起抗疫的“防火墙”。
此外,疫区之外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长宁县中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也第一时间响应,迎“南”而上,于7月28日晚支援南溪区。
除了医务人员在战疫一线,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宣传防控知识,帮忙照明、测体温、做登记;南溪区民兵组织群众,维持秩序,保障检测有序;无数市民在南溪区11个核酸检测点,有序排队接受检测,无人抱怨。
回想起这10多天的经历,志愿者冯良友感慨不已。“患难与共啊,大家都在帮忙,没一个人偷懒。”据冯良友介绍,7月下旬的南溪气温达到三十八九摄氏度,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逐层逐户配送物资,热得汗流浃背。“面对这样的辛苦,没有人抱怨,反而是争着做,争着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疫情发生之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成为了南溪区压倒一切的任务。直面“潜在的传染源切断了没有”“常态化防控措施到位了没有”“应对更复杂局面的能力准备好了没有”三个现实问题,南溪区开展了疫情防控督查,检查各个点位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发布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措施的通告。
在努力的不仅仅是南溪区,更是宜宾这一座城市。8月5日9时,宜宾市开始在全市高速公路出口对外地来(返)宜车辆及人员开展疫情防控检查。8月6日开始,宜宾各个区县陆续发布公告,暂停棋牌室、麻将馆、茶馆等场所营业。对各种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加强管控,实行戴口罩、测温、亮码、扫码通行。
据介绍,南溪区自7月28日新增1例省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前期已对封闭区进行第1、4、7天核酸采样,对封控区进行了第1、7天核酸采样,采样结果均为阴性。8月9日晚7点,南溪区进行了第14天核酸检测,此次检测共采样3732人次,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南溪区封闭区、封控区和风险地区周边区域环境采样检测结果也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