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传说 始于两千年前的汉代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传说 始于两千年前的汉代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图据CFP

《喜蛛应巧》

牛郎星及织女星。

  刚刚过去的8月14日,是传统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使七夕演化成了当代情人节。也几乎可以说,如今的情人们在七夕当天庆祝,源自对牛郎织女曲折又坚定不移的爱情的歆羡与向往。
  但在最初,牛郎、织女只是天上的两颗星辰,他们是如何来到人间,又是如何“相恋”的呢?

“牵牛织女”本是判定时节的星辰

  我国古代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观测日月星辰,也就成了大家的日常。
  牵牛星和织女星都属于夜空中较为明亮的星,尤其是织女星,一年大半时间都能肉眼观测到它。两星分别位于银河两侧,又璀璨夺目,因此成了古代人民观测天象、判定时节的重要标志,织女星还被作为了秋季来临的标志星象。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记载了最早的一则牛郎织女故事,其中写道:“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指的是牵牛星、织女星等星辰,高高在上,却无法为地上的百姓谋福祉,大有讽刺之意。在这则诗歌中,两星以星辰的形式出现,尚未出现人的影子,更没有所谓爱情故事了。

两汉时期从“星星”到“人”

  到了两汉时期,牵牛星、织女星才开始拥有“人”的特征。尤其是受到当时儒家学派“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天上和人间一样,也有宫廷和民间的区别。因此天上的星辰运动也预示着人间的风云变幻,星星也被赋予了人的特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牛郎和织女开始“人”化,并且开始出现地位上的悬殊。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就描写了两颗星辰的地位:“牵牛为牺牲……织女,天女孙也。”“牺牲”就是祭祀品,一般指猪牛羊等。而作为彼岸的织女星,却是天女孙。这种描述也成为后世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基础。
  汉武帝还为两颗星星立了像。征讨西南时,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池的两侧分别修建牵牛、织女的石像,以昆明池寓意“银河”,两星隔河相望。牵牛、织女都是人的形象,这也是“牵牛”第一次变成了“人”。从汉朝往后,牵牛、织女真正拥有了人的形象,开始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恋爱之旅。

东汉《风俗通义》首提“七夕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从苦情开始。成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广为人知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牵牛与织女相隔遥远,织女整日以泪洗面。
  这首诗已经较为完整地展示了牛郎与织女的悲剧爱情。成书于东汉的《风俗通义》中提到了“七夕相会”的情节:“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让原本只能相思相望的牛郎织女故事多了一丝幸福和浪漫的气息。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乱不断,壮丁都被征召入伍,夫妻长久分离无法团聚的现实比比皆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分隔于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就成了神话幻想的绝佳选择,表达对相爱却无法相见的惆怅无奈。
  魏晋南北朝后,志怪小说异军突起,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更加完善,并且开始脱离天上神仙的设定,走向世俗化,活得更像凡人了。
  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寻找“牵牛”和“织女”分隔银河两岸的原因。有人幻想是因为牛郎与织女结婚借了天帝钱,还不上钱才被天帝惩罚;还有的人幻想因为织女和牛郎结婚后过上了二人世界,却荒废了织布的工作,因此天帝大怒罚他们分隔两地。

“牛郎织女”唐宋以后成为经典

  大唐盛世,民风开放,社会稳定。唐人张荐写的《灵怪集》中,描写了织女耐不住一年只能与牛郎见一面的寂寞,竟然私自下凡与凡人幽会,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民间对牛郎织女的认知。当然,这和唐代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女子地位相对较高等都有关系。
  经典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则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七夕》、杜牧的《七夕》都是佳作。最有名的,当然是宋词《鹊桥仙》。词人秦观几乎以一己之力,让牛郎织女的爱情浪漫增加了几个等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古名句影响至今。
  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

七夕不晒礼物晒本事

  如今的七夕节,被多数人误以为只是“中国的情人节”,是情侣间互送礼物的好时机。爱情固然美好,但是七夕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被遗忘。曾经如此热闹的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

七夕“乞巧”乞求拥有一双巧手

  每年七夕还未到,社交网站上的各种指南已经铺天盖地涌来。“七夕氛围感妆容”“超适合七夕约会妆””手残党也能画的七夕妆”。但你知道吗?古代的七夕节,作为女孩子们的主场,比的可不是一把刷子的化妆技巧,而是单靠一根针的乞巧法。
  七夕节的时候,女性们会向织女星乞求自己能拥有一双巧手。
  “穿针乞巧”是最古老的乞巧方式。七夕之夜,女性会在月光下进行穿针引线的比赛,以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关于穿针引线的“针”到底是什么样,说法不一。西汉古代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七夕……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除了以上记载的七孔、九孔外,还有双孔、三孔、五孔等等说法。究竟是一根针上有几个孔,还是几个孔都在同一根针上,众说纷纭。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风俗,大多是多根针并列穿线的形式。
  “喜蛛应巧”也是流传较广的一种民俗。喜蛛是一种体长1-2毫米的小蜘蛛,身形很像“喜”字,因此被称为“喜蛛”。民间认为,见到这些小蜘蛛就会有好事发生。七夕节时,人们会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等待喜蛛前来结网,然后以是否结网、结网的形状、疏密程度来判定“得巧”多少。相比于“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除此之外,还有投针验巧、兰夜斗巧、月下穿针等多种乞巧比赛的形式。投针验巧即“浮针试巧”,将一根针轻轻放在静置一天一夜、表面形成薄膜的水面上,水底针影若是弯成各种形状,或一头粗,一头细,便是“得巧”,若是笔直一条,则是“输巧”。兰夜斗巧则需要事先将用菱藕雕刻好的精巧物件藏起来,寻得多的人则是“得巧”。

地区习俗 又染指甲又美发

  在广东、中国澳门等地区,七夕节又被称为“七姐诞”,要“拜仙禾”“拜神菜”。所谓“拜仙禾”,就是将红豆、绿豆、谷粒等浸泡在碗中,待碧绿的嫩芽抽到两寸来长的时候,用红丝或红纸环扎苗秧四周,用来拜祭。
  而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则是染指甲。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县志》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将大红色、玫红色的凤仙花碾碎,加上明矾后敷在指甲上,用树叶包起来,以棉线捆紧,包上四五个小时,便可以得到天然“美甲”。
  湖南、江浙一带的习俗则是“妇女洗发”。据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传说在这一天取河水、泉水洗头、洗脸,就如同取“银河”中的“水”,可以得到庇护。
  七夕节之盛,习俗多到无法一一写尽,像是盛极宋朝的“磨喝乐”泥制玩偶和西晋时期用来“炫富”和“炫知识”的晒衣晒书,已经鲜少有人听闻,更别说传承了。除了浪漫氛围和商业价值的加持,传统习俗带来的文化氛围,也是值得体验一把的。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