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8月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 新华社发
近日清晨,站在成都市区向西眺望,四姑娘山幺妹峰等雪山清晰可见。杨涛摄
“这几年,不断有同事、朋友给我发来图片,或在微信朋友圈晒图——在成都家里的窗边拍摄的西岭雪山,清清楚楚,如果运气好,偶尔还能拍到百公里之外的贡嘎雪山。”8月18日,国新办举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介绍,近五年,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了约36%,成都的例子是大气环境改善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发布会上,黄润秋说:“最近这几年,天空的颜值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好看;我们呼吸的空气,一年比一年清新。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幸福感也一年比一年强。”
“我想,这背后是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久久为功的结果。”黄润秋说,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2017年“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完成。紧接着,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落实一些行动计划里提出的关键举措,比如大气方面的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等。
据介绍,全国2020年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了28.8%,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7%。黄润秋说,北京去年PM2.5浓度是38微克/立方米,回过头来看,其2015年是80微克/立方米,2016年降到73微克/立方米,2017年降到58微克/立方米,顺利实现大气治理第一阶段目标“京60”;接着2018年降到51微克/立方米,2019年降到42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降到38微克/立方米,从2015年的80微克/立方米降到2020年的3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52.9%。从重污染天气来看,北京2015年的重污染天气是43天,去年是10天,下降近80%,“北京蓝”又逐渐成为常态。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目前稳中向好,但下一步要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黄润秋表示,一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仍然偏高,PM2.5浓度依然较高,与达标还有比较大差距。二是臭氧浓度显现逐年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臭氧的前体物的控制还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去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按照PM2.5与臭氧协同防控思路采取了有力防控措施。所以,2020年臭氧浓度出现了首次降低。三是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动真碰硬,啃“硬骨头”,这个“硬骨头”就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需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黄润秋指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