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第九届科博会9月8日至11日在绵阳举办
  • ·500多家单位的科技成果将亮相科博会4大云展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 合作共享

第九届科博会9月8日至11日在绵阳举办

8月18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杨晨 王祥龙 摄影 雷远东

  8月18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9月8日至11日,第九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在绵阳举办,主题为“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合作共享”,主宾国为匈牙利。
  本届科博会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着力打造更具特色、更有实效的科技博览盛会,具有“云展览更加高端”、“论坛活动更加聚焦”、“交流合作更富实效”三大特点。
  展品方面,500余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最新科技成果亮相云展馆,“奋斗号”深海潜水器等一大批科技创新产品将集体亮相。云展馆建设上,充分借鉴祝融号火星车、天宫空间站对接舱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展馆外观建设,还有全新的云展馆机器人“小科”2.0亮相。

举办三大论坛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高端对话

  本届科博会开幕式采取“现场+视频+直播”的方式举行,设1个主论坛、2个分论坛。
  主论坛围绕“凝聚科技力量·引领产业发展”主题,邀请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院士、专家、企业家,解读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政策和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分享区域协同创新经验。
  2个分论坛,分别是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将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和四川省及绵阳市产业发展特点,邀请政产学研等领域精英人士开展高层次交流对话。
  此外,将采取线上方式举办投资推介会、匈牙利—绵阳医疗创新设备推介会与合作论坛、云上展览展示等活动。
  据了解,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重要展会,每年定期在中国(绵阳)科技城举办。自2013年创办以来,科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三次荣获“中国十佳品牌展会”称号。

云展览更高端
一大批创新产品将集体亮相

  本届科博会将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
  从展览形式上看,充分运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设置“2021科博会云展馆”。“云展馆”由“云展览序厅”和“创新引领馆”“合作共享馆”“区域协同馆”“科技赋能馆”4个线上展馆组成,通过3D、VR等方式,为大家呈现科技含量高、视觉冲击强的云上展览体验。
  从参展展品看,科技部将组织国家科技成果集中展示;中科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将携最新科技成果参展,航天电磁助推发射系统、“奋斗号”深海潜水器等一大批科技创新产品将集体亮相展示。
  此外,本届科博会将线上举办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推介大会,为各方搭建交流推介、合作洽谈、项目签约的平台。主宾国匈牙利将组织该国电子信息、智慧城市等9个方面的前沿科技成果、尖端科技产品线上参展,还将举办匈牙利—绵阳医疗创新设备推介会与合作视频论坛。

借鉴高科技元素
云展馆更加生动科技感十足

  据了解,本届科博会“云展馆”的开场动画,将延续AI导览形象“小科”这个经典IP,并加入中国空间站等科技内容元素。四大展馆的设计也充分借鉴天宫空间站、天问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最新科技元素。
  观众点击页面进入加载,随后“小科”启动火箭按钮,从绵阳乘坐火箭出发前往宇宙深处,与中国自主研发的天和核心舱主体相遇,“小科”与空间站简单对话以后,变成新装备下的“小科”形象,通过头部扫描后穿过云层,便来到云展馆主序厅入口。
  序厅造型上采用了天宫空间站对接舱作为基础造型展开设计,突出序厅的链接作用,同时突出展示我国在空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序厅分为第九届中国(绵阳)国际科技博览会、四川科技创新成果、绵阳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板块,四个展馆的入口则分别以传送门的方式展现。
  在创新引领馆的造型上,采用祝融号火星车作为基础造型。祝融号火星车代表着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巨大进步,这一造型突出了创新引领的主题。
  合作共享馆外形则采用天问号火星探测器外形。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对中国火星探测技术综合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为下一步实现火星采样返回打下了重要基础。整个场馆的设计以两个盘旋上升的光柱以及两块展板为主要视觉,象征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科技领域的紧密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合作中不断进步。
  区域协同馆的造型采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强调成渝绵协同发展这一主题。馆中树立起的光柱犹如一棵大树不断向外辐射,寓意着成渝绵协同发展在构建经济第四极中起到的支柱性作用,也寓意着会不断向外辐射带动更多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科技赋能馆在整体造型上采用芯片作为基础造型。该馆的中央智能机器人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赋能我国产业升级,顶部的科博会会徽象征着科博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先驱作用。在场馆内部的整体设计上强调信息化智能化元素,突出科技赋能这一主题。
  据了解,“小科”2.0在整体造型上延续之前的外形方向,新版在头部采用了天问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舱,手臂上釆用的是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和机械臂的造型,背部采用的是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