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与“7·20”特大暴雨在强度、成因上有何不同?
郑州地铁1号线郑大科技园站A口安装了防汛挡水板(8月21日摄)。 新华社发
8月22日,市民在郑州市花园路涉水骑行。新华社发
8月22日,市民将车辆临时停放在郑州市河医立交桥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1日至24日,我国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等9省份都在强降雨落区里,整体以中到大雨为主,部分地区会出现大到暴雨。其中,四川盆地和河南降雨最强,预计局地雨量可达250至400毫米,属特大暴雨级别。中央气象台21日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时隔一个月,河南再次遭遇强降雨,这次降雨过程与“7·20”特大暴雨在强度、成因上有何不同?
“这次降雨过程河南又是暴雨中心,但本次降雨过程是移动性的,累计雨量不会特别极端”
“这次降雨过程河南又是暴雨中心,但本次降雨过程是移动性的,累计雨量不会特别极端。”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此次强降雨影响范围广、局地降雨强、系统移速快,虽累计雨量不会特别极端,但短时雨强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据专家介绍,此次强降雨过程是十分典型的季风降雨。由于副热带高压西伸,来自印度洋、南海、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顺畅地沿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成对峙之势,造成大范围降雨。
“相比之下,‘7·20’特大暴雨过程中,远在海上的台风和副热带高压间接影响,加上水汽和地形等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导致了那场罕见的破纪录暴雨。”张涛说,此次降雨与河南前期受灾区域有所重叠,水库、湖泊、河流都需要严阵以待,特别建议当地提前做好防汛排涝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预报显示,22日至24日,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及黄海海域将先后有4至6级、阵风7至9级的旋转风,局地阵风可达8至11级
同时,本次降雨过程中还将伴有大风。随着夏秋季节转换,北方冷空气渐渐活跃,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在碰撞过程中“搓”出三个气旋,分别位于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到河南、山东,以及四川盆地,这三个区域也是本轮降雨集中区域。专家提醒,特别是西北地区东部到河南、山东的气旋向东移动过程中自带强风,破坏力更强。
预报显示,22日至24日,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及黄海海域将先后有4至6级、阵风7至9级的旋转风,局地阵风可达8至11级。
张涛表示,目前虽可以预见三个降雨中心大致的位置和强度,但降雨中心下可能隐藏有尺度小得多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而这才是真正决定单点降雨极端性的中小尺度系统。
“尺度越小存在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可预报性就越低。各地还需关注当地气象部门滚动更新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张涛说。 据新华社
随着新一轮强降雨来袭,河南省气象台22日13时2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此后22日16时55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由于本轮强降雨具有量级大、落区与前期河南洪涝灾害较重地区重叠度较高的特点,防汛形势严峻。
为积极应对新一轮强降雨,8月21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3号指挥长令,要求切实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同日12时,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河南各地闻令而动,严阵以待,积极备战新一轮强降雨。
截至22日16时,位于强降雨中心区域的郑州市中牟县平均降雨量45.7毫米,最大降水量64.8毫米。中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任莉介绍,为应对强降雨,8月20日开始,除青壮劳力、村组干部、党员等抢险人员外,当地将黄河滩区内居住及生产、生活等各类人员2.4万多人全部转移避险。
此外,中牟县组建了7000余人的抢险救援力量,随调随用,并提前准备了大型抢险救援设备近千台、各类物资40余万件。
与中牟县相邻的开封市尉氏县防汛形势同样严峻。尉氏县气象台22日16时13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调集102名指战员,11艘橡皮艇,救生抛投器、救生圈等物资800余件,前往尉氏县备勤。
除了提前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尉氏县委、县政府组织27个单位378人,对城区重要防汛位置实行24小时专人驻守。截至22日18时许,尉氏县城区出现积水点8处,积水深度基本在250毫米,已启用抽排水设备70余台进行排涝。
据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苏爱芳介绍,此次河南强降雨有范围广、雨量大、伴有强对流和大风等特点。此次强降雨落区与前期遭受洪涝地区有重叠,需高度警惕强降水叠加影响。